(五)靈活運用多種活動和指導方式開展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尤其應加強對幼兒自選活動的指導,避免活動的失控。為此,教師一方面應限制幼兒的不當或過分活動,另一方面又要調(diào)動那些消極活動的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六)注意戶外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與其他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的密切配合。
(七)保證戶外體育活動的安全和衛(wèi)生。
[復習思考題]
1.解釋下列名詞:健康、體質、健康教育活動。
2.參照各年齡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列出各年齡班身體保健教育的內(nèi)容。
3.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和組織有哪些?
4.設計一套幼兒輕器械操(注明年齡班)。
5.如何指導幼兒進行早操和戶外體育活動?
本 章 附 錄一、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總目標(一)促進幼兒身心正常、協(xié)調(diào)地發(fā)展,增強其體質。
(二)幫助幼兒獲得有關健康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形成他們正確對待健康的情感和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他們自覺參與或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年齡目標(一)小班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1.了解盥洗的順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基本方法;知道穿脫衣服的順序;學會保持自身的清潔,會使用手帕;坐、站、行姿勢正確;在成人的提醒下按時作息。
2.進餐時情緒愉快,進餐習慣良好;認識并愛吃幾種主要的食物,有時能主動飲水。
3.初步認識身體的外部器官,并懂得簡單的保護方法;能配合成人接受疾病預防與治療。
4.過馬路、騎兒童車、玩大型運動器械時能注意安全;不把異物放入耳、鼻、口內(nèi);不跟陌生人走。
5.能上體正直,自然地走和跑;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在指定范圍內(nèi)四散跑、追逐跑;能走跑交替100米;能步行1千米,連續(xù)跑約半分鐘;能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一個圓;能較輕松地雙腳交替跳著走。
6.能較輕松自然地雙腳同時向前跳、向上跳;能從25厘米高處自然地跳下。
7.能雙手用力將球向前、上、后方拋;能單手自然地將沙包等輕物投向前方。
8.能在平行線(或窄道)中間走;能在寬25厘米、高(或斜高)2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
9.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礙物(如繩子、皮筋、拱型門等)下鉆來鉆去;能手膝著地(墊)自然協(xié)調(diào)地向前爬;能倒退爬;能鉆爬過低矮障礙物;能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或從網(wǎng)的一側爬越至另一側(必要時教師可以幫助)。
10.初步學會聽各種口令和信號做出相應動作;能邊念兒歌或邊聽音樂做模仿操或徒手操。
11.會玩滑梯、攀登架、轉椅等大型體育活動器械;會騎小三輪;會推拉獨輪車;會滾球、傳球、拋接球和原地拍皮球;會利用球、繩、棒、圈等小型多樣的體育器材進行身體鍛煉。
12.喜歡并愿意參加體育活動;初步掌握體育活動的有關規(guī)則,團結合作,愛護公物;能與同伴合作收拾某些小型體育器材。
(二)中班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1.能穿脫及整理衣服;能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潔;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認識各種常見食物(包括奶類、谷類、蛋類、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及其制品),結合品嘗經(jīng)驗,知道其名稱及作用,了解少吃冷飲多喝水的好處。
3.認識主要的身體內(nèi)部器官及基本功能,并懂得初步的保護方法;懂得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樂于接受疾病預防與治療的行為,懂得快樂有益于健康。
4.乘公共汽車、乘船、過橋時能注意安全;學會避開危險和應付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
5.能聽信號按節(jié)奏上下肢協(xié)調(diào)地走和跑;能聽信號變速走、變速跑;能聽信號變化方向走;能前腳掌著地走、倒退走;能跨過低障礙物走;能繞過障礙物跑;能快跑20米,走跑交替(或慢跑)200米左右;能在一定范圍內(nèi)四散追逐跑;能步行L 5千米,連續(xù)跑約1分鐘;能聽信號切斷分隊走、一路縱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