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
1、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活動,遵守活動規(guī)則,會有條理擺放、整理數學活動材料。
2、能用適當方式表達、交流數學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能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能在教師幫助下,歸納、概括有關數學經驗,感受生活和游戲中事物的數量關系。
4、能運用對應、比較、類推、分類統計等簡單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問題。
5、能按物體的兩個特征和從事物的多個角度進行分類。
6、認識一些常見的立體圖形;對平面圖形間的關系能有所感受。
第三節(jié) 幼兒數學教育內容及其分析
一、幼兒數學教育內容及其分析
。ㄒ唬┓诸、排序與對應
分類是指把具有相同特點的物體進行分組。幼兒學習按物體的某一個(或兩個)外部特征進行分類;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多角度及按物體內在的包含關系進行層次分類。
排序是根據物體的差異按一定的次序或規(guī)則進行排列。幼兒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及按物體的某一特征或規(guī)律排序。
對應是指在兩個集合中,一個集合里的任何一個元素按照確定的對應關系在另一個集合里都有一個或幾個元素和它相對。對應中如果一個集合的每一個元素分別與另一個集合中的每一個不同的元素對應,那么這種對應關系就叫一一對應。幼兒學習將相關的物體一一匹配,幼兒借助一一對應的邏輯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是否相等。
分類、排序和對應這三項活動可為幼兒建構類、序及對應的心理運算結構奠定基礎,為幼兒學習數學概念做好準備。皮亞杰曾指出:"三個數學結構(即代數結構、序的結構和拓撲結構)和兒童運算思維的三個結構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系。"類、序和對應這三方面是數學思維的主要成分。
。ǘ⿺、計數與數的運算
幼兒認識10以內的自然數和零,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和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知道沒有可以用零來表示;認識序數,能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說出某一物體排在"第幾"。
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感知和體驗一個數和它出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互補關系。
計數就是數數,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實物并能說出總數,即幼兒能口說數詞,手點實物使每個數詞與一個集合內的每個元素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數的結果會用數詞來表示。
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
數的運算,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加減的意義,學習10以內口頭加減運算,能應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數、計數與數的運算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數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和多少:籃子里有5個蘋果,桌上放著兩本書;數也可以表示整體的多少:三盒糖,1箱蘋果等。數還可以表示事物的順序:第一名、第二名,一組隊列中,從左往右數,小紅排在第六位等?梢赃@樣說,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數,數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數的用處很多。
數的運算學習,可幫助幼兒較好地了解、認識周圍事物中存在的數量關系,并學習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同時加減運算的學習有助幼兒對加減互逆關系和加法交換關系的感知,可促進幼兒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ㄈ⿴缀螆D形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如圓形、三角形……等)和立體圖形(如球體、圓柱體……等),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能區(qū)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幾何圖形是人們用來確定物體形狀的標準形式,物體的形狀在幾何圖形中得到概括的反映。幾何圖形有平面和立體兩種。在人們生活的世界中,各種各樣的物體都具有一定的形狀,例如,樓房的結構呈直線形,花朵呈曲線形等,這些各種各樣的形,大都能用數學中的直線和曲線構成。因而,從某一角度看,形比起數來,要更加具體、直觀。幼兒學習、認識幾何圖形,可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并有助于對數的理解和數概念的建立,促進其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ㄋ模┝颗c計量
幼兒能區(qū)別和說出物體量的差異,如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可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學習量的守恒,學習自然測量。
量是表示事物所具有的能區(qū)別程度異同的性質,就是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輕重、快慢等的客觀對象都叫作量。量有連續(xù)量和不連續(xù)量。例如,小班有多少小朋友、鉛筆盒中有幾支鉛筆等是不連續(xù)量;長度、面積、溫度、速度等是連續(xù)量。物體的大小、長短、輕重等連續(xù)量都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因而幼兒需要學習。在比較各種量的差異時,可讓幼兒感知到量的相對性,并幫助幼兒建立序的概念,使幼兒對其中傳遞關系有所體驗。
計量就是把一個暫時未知的量同另一個作為標準的約定的已知量做比較,這個比較的過程叫做計量。幼兒學習計量常利用各種自然物,例如,小棍、筷子、紙條、小瓶等作計量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高低、容積等,這種測量方法稱作自然測量。幼兒學習計量的意義在于,他們運用已有的數經驗進行測量,可體驗到把整體分解成部分,以及部分與部分置換的運算關系,并逐步建立測量單位體系的觀念,為以后學習計量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