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觀察→實施→記錄→研究→發(fā)現(xiàn)→重新針對他們的需要和進步而對教育的再設計"的循環(huán)施為。由于孩子的不斷成長和他們間的個別差異,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師的教育規(guī)劃需要改進,唯有透過實際的觀察、記錄、研究,才能深入切實地發(fā)現(xiàn)兒童生命自然的需要,而不斷地給予適當?shù)慕逃鸵龑,才能完整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長。
注意事項此外,在蒙氏教育的施行上,有兩點事項,是大人必須時時警惕在心的:
(1)給孩子絕對的自由"自由"是蒙氏"科學的教育學"的基本原則。這項原則也要教育兒童。
簡單地說,蒙氏認為強制的"教"法,對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有害無益,非把孩子的頭腦解放出來,否則這些民族幼苗的發(fā)展不會健全,同時,蒙氏認為"自由"是與生即具有的基本人權。但是蒙氏的教育自由卻不是放任。她是以孩子能"獨立"為前提的重視"秩序",她認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順利進行一切的事務(包括教育在內(nèi))。如果人體內(nèi)生理器官的活動相互矛盾的話,人就會生病,甚至于死亡。"所以"秩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則。
"自由"該如何教育呢?蒙氏解釋說:對孩子應該以教育他們能獨立為前提,允許兒童依其"內(nèi)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選擇"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進行"工作"(操作)。
蒙氏對老師們說:"這并不難,你只要冷靜地觀望,保持一種尊重孩子的行為態(tài)度,使孩子在獲取經(jīng)驗時,有完全的自由,在他們工作時不要干擾他。"我想在家中的大人們對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上,也應把握上述的觀念。
(2)讓幼兒自己做。蒙特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講時,總會提出這么一句話:"Help me to do by myslf"(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對子女呵護得很仔細,什么都幫他們做得好好的,看起來是父母的愛心,實際上卻抹煞了許多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其實,孩子在開始學習走路,就是嘗試"獨立"的開始。讓我們來聽聽幼兒說:"我聽到,但隨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家的現(xiàn)代意義和它的重要性有人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斷絕的時代",一個"不定型或不定性組織"的時代,甚至有人悲觀地認為世界將走向"人類自趨毀滅"的時代。不管未來的世界走向何處,我相信大多數(shù)的人,仍然認為在未來的廿一世紀中,"家"依舊是孩子和正常成人生活的基地。雖然目前"單親家庭"和過著"分偶"生活的人數(shù)有日漸增多的趨勢,但那不過是對舊律法或舊習俗的"反動",而非"正常的社會調(diào)適",他們終將體驗到"家",才是人類生命發(fā)展的根本。
正因為如此,愈發(fā)顯得"家"對這些"時代缺陷"有著彌補和防止擴大的作用。如果有人試圖去否定或破壞家的意義,那么他必然會嘗到失根的滋味,及無所依歸,無法可循的苦果,更會讓你我奮斗的理想也隨之幻滅,造成人類生命的悲劇。
父母在家里增進幼兒智力的重要性孩子的前三年,是一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歲月。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每一分鐘,對孩子們而言,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不能只依靠學校(幼稚園)三歲以后的教育,而讓一生最具決定性的寶貴時間讓保姆所虛擲。智力發(fā)展,是從感官對外接受到訊息開始,通過神經(jīng)中樞(大腦)轉化為記憶等的反應,而后才有運動等活動。所以發(fā)展感官的潛力是提升智力的開端。蒙特梭利曾言:"感官的發(fā)展必在認知發(fā)展之前。"而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場所,對孩子影響也最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有效地引導才能把握這奠基的時刻,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啟發(fā)。所以就人類智慧能力的培育來說,一定要借由與孩子接觸最早、早密切的母親來加以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