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情景性言語到連貫性言語的發(fā)展。情景性言語往往與特定的場景相關,說話者事先不會有意識地進行計劃,往往想到什么就說什么。3歲以前的幼兒說話常常是情景性的,表現(xiàn)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的,缺乏連貫性、條理性和邏輯性。到了6~7歲時,幼兒才能比較連貫地進行敘述,但敘述能力的發(fā)展還是不完善的。言語連貫性的發(fā)展往往是思維邏輯性的一個重要標志。幼兒口語表達的邏輯性較差,表明其抽象邏輯思維的發(fā)展狀況較低。
2.言語表達技能的發(fā)展
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溝通者,既能打動聽眾,又能從對方那里獲得有效的信息,就必須掌握一定的語用技能。語用技能是指個人根據(jù)交談雙方的語言意圖和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有效地使用語言工具達到溝通目的的一系列技能,主要包括聽和說兩方面的技能。
。1)說話技能的發(fā)展。幼兒在前言語階段,就已經能用手勢進行交流。到了2歲末,幼兒的溝通技能已達到了相當?shù)乃健庥醒芯勘砻鳎╓ellman等,1985),2歲嬰兒對有效溝通的情境已十分敏感。在簡單的情境中,他們多使用較短的言語表達,而在復雜情境中卻增加了溝通活動。這一時期的幼兒對同伴的反饋易于作出積極反應。如當傳達者未接受到聽者的反饋信息時,有54%的人以某種形式重復了自己說過的話;而在接受到正確反饋信息后又重復的只有3%。4歲的幼兒已初步學會了根據(jù)聽者的情況確定言語的內容和形式。夏茲和格兒曼(Shatz & Gelman,1973)發(fā)現(xiàn),當4歲幼兒分別向2歲幼兒和成人介紹一種新玩具時,所用語言的長度、結構和語態(tài)都是不同的。對于2歲幼兒,他們話語簡短,多用引起和維持對方注意的語詞,如"注意"、"看著",談話時也顯得自信、大膽。對于成人,則話語較長,結構復雜,也更為禮貌和謹慎。5歲以后的幼兒已經能根據(jù)事物所處的具體情境而調節(jié)自己的言語。華紅琴(1990)曾對5~7歲幼兒的語用技能作過調查,發(fā)現(xiàn)同一塊黃色圓形積木,5~6歲的幼兒就能根據(jù)其背景而改變對它的稱呼,但還不夠完善;7歲幼兒在比較復雜的條件下能對自己表達方式進行調節(jié),有時稱這塊積木為黃積木,有時稱為圓積木,有時稱之為黃的圓積木,甚至大的黃色圓積木。
(2)聽話技能的發(fā)展。幼兒在幼兒期所獲得的聽話技能是十分有限的,他們對話語中諷刺意圖的理解力,以及對誠實話和諷刺話、嘻嘻話和侮辱性話的辨別能力相當遲才會出現(xiàn)。這表現(xiàn)在他們常把成人的反話當做正面話理解。例如幼兒擅自過馬路時,媽媽說"你再往前走走看",他就真的往前走,并沒意識到此種情形中他是不應該再往前走的。4歲幼兒對聽者困惑的眼光或"我不懂"等形式的反饋不像7歲時那樣敏感。盡管如此,幼兒的還是具備了一定的聽話能力。有人發(fā)現(xiàn)(Eson & Shapiro,1980),4~4.5歲的幼兒,即使在說話者話語的字面意義提供線索很少的情況下,也能推測出說話者的意圖。如在一張紙上呈現(xiàn)一個空心圓圈,另有紅藍兩張紙,告訴幼兒不要將圓圈填成紅的,4.5歲的幼兒已能領會到是要求他們將圓圈填成藍色的。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重大的工程,詳細內容請見第三節(jié)。
。3)元溝通技能的發(fā)展。在交際的過程中,幼兒是否知道什么時候他們自己的講話內容是清晰的,以及什么時候他人給他們的信息是模糊和不適當?shù)模窟@涉及元溝通技能,即幼兒對自己溝通技能的認識。元溝通技能發(fā)展得比較晚,年幼的幼兒尚不能覺知別人所傳達的消息。馬克曼(Markman,1977)在實驗中教給小學一、三年級兒童一個游戲,把關鍵性的信息省略。一年級兒童對此重要缺漏無所察覺而是急于開始游戲,而三年級兒童則較快地發(fā)覺信息的缺漏。元溝通技能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得到提高
第三節(jié) 幼兒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yǎng)子女或繼子女之間的關系。親子關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親子關系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系,即依戀;廣義的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與方式。
幼兒期的親子關系主要涉及父母與幼兒的相互作用方式。
一、父母教養(yǎng)方式
父母是最直接與孩子發(fā)生互動的養(yǎng)育者,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兒童個性品質的形成,是兒童人格發(fā)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鮑姆令德(D.Baumrind)曾對父母的教養(yǎng)行為與兒童個性發(fā)展的關系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根據(jù)鮑姆令德的研究結果,可以將父母的撫養(yǎng)方式分為四類:權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
。ㄒ唬┟裰餍
這種撫養(yǎng)方式的特點就是理性、嚴格、民主、耐心和愛。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幼兒是誠懇的,善于與幼兒交流;對幼兒提出合理要求,設立恰當?shù)哪繕耍猿忠笥變悍䦶暮瓦_到目標;尊重幼兒的需要,積極支持幼兒的愛好、興趣。將控制、引導性的訓練與積極鼓勵幼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相結合。在這種撫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兒童,社會能力和認知能力發(fā)展較好。自信心很強,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心態(tài)積極樂觀,探索性強。
。ǘ⿲V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