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之:五愛教育、品德習慣、開朗性格三大方面。
二、通過案例研討,幫助學生理解幼兒園德育內容。
【案例呈現(xiàn)】
案例1:
兒童作家孫敬修爺爺看到幾個孩子在搖一棵小樹,便走到小樹旁,把耳朵貼在樹干上,孩子們奇怪地問他在干什么?孫敬修爺爺說:我聽見小樹在哭,你們快把它的命根搖斷了。幼兒們聽了,慚愧地低下頭。這以后,幾個孩子成了這棵小樹的小衛(wèi)士,常為它澆水,培土。
【問題研討】
幼兒德育包含了哪些內容?幼兒園通過哪些途徑對幼兒進行德育?對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品質有何幫助?應注意什么問題?
【歸納總結】
。ㄈ┯變旱掠膬热荩
1、萌發(fā)愛的情感
2、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學習必要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ㄋ模┯變旱掠膶嵤
日常生活、游戲是實施幼兒德育的基本途徑,專門的德育活動(談話討論、各種實踐活動)是實施幼兒德育的有效手段。
1、熱愛與尊重兒童
2、遵循德育的規(guī)律:、
3、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
4、直觀、形象、切忌說教
5、注意個別差異
第四節(jié)幼兒美育
一、問題導入,理解相關概念。
【問題】:什么是美育?什么是幼兒美育?
【知識要點】:
。ㄒ唬└拍
美育即審美教育。幼兒美育就是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利用美的事物,通過組織幼兒的審美活動來培育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動。
二 、通過案例學習和研討,理解幼兒園美育目標和內容。
【案例呈現(xiàn)】
案例1:小班音樂活動:《春》
活動目標:
1、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2、在音樂情境體驗中,初步感應曲式ABACADABACA。
活動準備:
掛圖P4、(草帽7大1中2小、2張小鳥、2張小魚、1張閃電)圖卡、背景圖、木魚槌、水袖、紗巾、手套、軟墊,結合語言課本《勤勞的人們》認識春天田野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1、介紹圖片名稱
2、(出示掛圖P4)師:春天到了,寶寶帶著他的玩具熊到花園里去玩,春天的花園可真美,寶寶好開心。那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樣的呢?(請幼兒依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二、主題賞析
1、師:春天會有哪些好聽的聲音呢?(幼兒依生活經驗講述,教師可結合掛圖P4引導幼兒觀察春天小鳥在唱歌、流水的聲音等)
2、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描寫春天田野景色的曲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春》,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維瓦爾第寫的。你們注意聽聽看,音樂里都有哪些聲音?
3、提問:
聽出來了嗎?音樂里都有哪些聲音?(幼兒講)
三、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師:春天是個耕地播種的季節(jié),大農夫在地里忙著鋤地,小農夫在忙著播種,音樂里他們是怎樣鋤地和播種的,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完整地欣賞全曲,教師作律動)
四、律動感應曲式:ABACADABACA
師:你們跳得可真美,如果再用上道具來跳就會更美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1) 逐一介紹各種道具名稱。
(2) 將全班幼兒分成五組,
大農夫::木魚錘 小農夫:鈴鼓 小鳥:水袖 小魚:手套 雷電:兩個軟墊互拍
。3) 幼兒聽音樂在原地進行角色表演。
(4) 如幼兒掌握得較好,可再讓幼兒走動起來表演一次。
結束: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回家以后也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歸納總結】
。ǘ┯變好烙哪繕耍
培養(yǎng)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 。
。ㄈ┯變好烙膬热荩
1、培養(yǎng)幼兒美的事物和藝術活動的興趣和愛好
2、發(fā)展幼兒對美的事物和藝術作品的感知和欣賞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藝術活動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現(xiàn)能力
三、通過談話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幼兒美育實施的途徑 。
【談一談】:
幼兒最經常性接觸的環(huán)境是哪里?談談你看到的過的幼兒園是如何創(chuàng)設美的生活環(huán)境的?它們對兒童有什么樣的教化作用?大自然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美?你認為應該如何利用它們的美對幼兒進行教育?幼兒園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問題研討】
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是否為培養(yǎng)藝術家做準備?在藝術活動中技能技巧訓練和藝術情趣相比哪一個更重要?為什么?
【講解要點】
藝術教育活動中應注意:
1、幼兒園美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不是培養(yǎng)單個有藝術天賦的藝術家
2、通過美育培養(yǎng)幼兒健全的人格(情感態(tài)度)--不要偏重于追求藝術的結果和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