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聞不出香味時,玥玥的眼神里馬上流露出了失落的表情。見狀,我輕輕地?fù)肀Я怂,輕輕地拍著她的背部和頭部,說:“玥玥,你現(xiàn)在是不是很不高興?”她點了點頭。“我們大家都聞不出香味,只有你一個人聞出來,說明你非常喜歡它,是嗎?”她使勁地點了點頭。“那你希不希望更好地照顧它呢?”她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你每天都要午睡休息,你看,它陪你那么長時間了它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今天中午,等你睡著了就讓它在旁邊也休息休息,可以嗎?”她又點頭答應(yīng)了,于是,我們兩人拉勾約定好了。在睡午覺時,我們格外地留意她,等她一睡著,我們就迅速地抽掉了舊浴巾。這時,她的眼睛微微睜開了一下,當(dāng)我再次輕拍她,并用一個鼓勵的眼神示意她時,她又很快地睡著了。在往后的幾天,一直持續(xù)這個狀態(tài)。
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戀物行為,是因為她缺乏安全感,兒童教育家認(rèn)為,既然孩子的“戀物行為”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么要逐步戒除幼兒的“戀物行為”也要從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入手,爭取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開放式的環(huán)境。擁抱和拍撫并不僅僅是獎賞,擁抱是日常的、無條件的,當(dāng)她感到不安時,我們可以多擁抱她,以解“皮膚饑餓”。作為大人,我們不要批評、不要取笑她的這種行為,因為她只是做了她喜歡的“事”,她并不“壞”也不“怪”。即使這種行為會反復(fù),這不要緊,我們要始終相信她會慢慢改正的。
鏡頭二:
又到睡午覺的時候了,玥玥躲在床上,兩只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就是不愿睡覺。“玥玥,你怎么了?”(其實我們事先已經(jīng)和家長說好了,今天開始不再給她帶那條舊浴巾了)“奶奶今天沒給我?guī)г〗,我睡不著?#8221;她垂下眼瞼說道。“沒關(guān)系,我們的玥玥是最棒的小朋友,沒有浴巾也能睡得很好的,老師相信你。”她對我的話語沒有作出回應(yīng)。“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你想聽什么故事?”(玥玥一直都很喜歡聽故事)“我想聽美人魚的故事,行嗎?”她充滿渴望地請求。“行,沒問題。”我邊拍著她的后背,邊輕輕地講著她喜歡的故事,慢慢地,玥玥睡著了。在沒有舊浴巾的這幾個星期里,玥玥就在我的故事聲中甜甜地睡著了。
對于有“戀物行為”的孩子來說,要她脫離一貫依戀的物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就算讓她獨處一室,她要做好睡前安撫工作。很多的孩子都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戀物癮”的,如果父母或成人在孩子獨睡前陪伴孩子,給她講講美妙的童話,給她唱唱好聽的歌謠,輕拍她的身體,等孩子睡著了再離開,她就比較容易對成癮的物品脫癮。
鏡頭三:
“老師,這是我的新朋友,猜猜它是誰?”玥玥懷里抱著一樣?xùn)|西神秘地問我。“對不起,我猜不出來。”看,哦,原來是一本《格林童話選》。“媽媽每天睡覺前都要給我講里面的故事,可好聽了,我現(xiàn)在會講好幾個了。”看著她興奮的樣子,我便請她為班上的小朋友講一個,她欣然答應(yīng)了。當(dāng)同伴的掌聲響起時,她羞澀地低下頭,不過,她的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自豪與興奮。從那以后,許多小朋友都自發(fā)要玥玥講故事,而她也不會拒絕,慢慢地,她的臉上出現(xiàn)了更多的笑容,每天與同伴都有說不完的話語,睡覺前也是和同伴有說有笑的,她的性格開朗了許多,對舊浴巾的依戀也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她完全忘記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