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這個數(shù)學符號時,會先不告訴孩子這個代表的含意,先問孩子這個圖形像什么?孩子的答案往往會出乎意料,雖然這些答案與其原來的意義沒有什么相關(guān)連,不過孩子在你問他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發(fā)揮他的想像力了。所以說想像力可以在任何時候培養(yǎng),只要大人不僵化自己的思想,多給孩子想的機會,這個能力自然可被啟發(fā)。
數(shù)理、邏輯思考能力的啟發(fā)
數(shù)學對許多孩子來說是一門困難且艱深的學問,很多孩子也有數(shù)學恐懼癥,但是數(shù)的概念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卻息息相關(guān),很多思考的模式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從數(shù)學演變而來,所以擁有數(shù)理、邏輯的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數(shù)學是相當生活化的東西,可自許多生活中的小東西中學習,而且可以在孩子還小時就給他不同的數(shù)學啟發(fā),二歲半到三歲是一個啟發(fā)孩子數(shù)理、邏輯能力很好的時機。
一、分類概念的運用
數(shù)學中最基本的是分類的概念,當孩子有這個概念時,可以整理自己的玩具、衣服、日常用品等東西,等長大后,更可自己有條理地整理家具、用品。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整理的能力很強,比如學校的筆記可以做得很好,搬家時東西可以地分類打包好;而有些人不但平日家中就亂七八糟,要他東西,可能老半天還理不出一個頭緒,所以從小讓孩子習得分類的概念,對孩子將來幫助很大。
生活小東西的運用
a、玩具、糖果、餅干
利用這些小東西讓孩子學習分類,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讓孩子在分類的過程中了解每一樣東西的特性,這樣東西和那樣東西有什么地方不同。
b、罐子
收集家中的瓶瓶罐罐,這些東西有圓有方,讓孩子根據(jù)瓶罐形狀的不同做分類。
c、各種豆子
比如蠶豆、豌豆、綠豆等,將豆子分類除了可以分類的能力外,更可以訓練孩子手指等小肌肉的精細動作。
d、不同材質(zhì)的東西
讓孩子根據(jù)物品摸起來的觸感不同來分類,比如同樣是圓形的球,有軟硬分類。
e、衣服
衣服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長袖的、短袖的,長褲、短褲,各色襪子等等,媽媽每次洗完、灑完衣服后,可讓孩子將不同種類的衣服分類疊好。
二、數(shù)量的概念
在分類的概念有了之后,就可以讓孩子明白對應的關(guān)系,比如有幾個人在悍就要有幾副碗筷,有多少人就應準備多少份水果。讓孩子知道兩個人對應兩個水果的觀念。
生活中的小東西的運用
a、碗筷
讓孩子在吃飯前先到餐桌排碗筷,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要排幾根筷子、拿幾個碗;若家中有客人來吃飯,讓孩子排碗筷,更是一個讓孩子學習數(shù)量概念的好時機。
b、水果
吃完飯后讓孩子分水果給大家,讓孩子學習有幾個人就要分幾個水果
三、配對的觀念
配對也是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在給孩子配對的游戲時,可以培養(yǎng)孩子觀察的能力,因為要找出能配對的東西,要先觀察一番,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生活小東西的運用
a、鞋子
將家中鞋柜中的鞋子全部拿出來,分散擺在地上,讓孩子在眾多鞋子中去找相同的配成對,配好對的鞋子再放回鞋柜中。
b、襪子
襪子的玩法就很多,可以找一樣顏色的、一樣長短的或是圖案一樣的,尤其是孩子的襪子通常圖案五花八門,要配成對得花一番工夫。
c、瓶罐
找有卷蓋子的瓶與罐,把蓋子全部拿起來放在一旁,讓孩子自己去找蓋子蓋上瓶罐。這個游戲?qū)⒆觼碚f是很有趣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