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簡介:李奕晟,男,本學期新入園幼兒,性格孤僻,不善言談,喜歡獨來獨往。除了積極參與用餐,對其他任何集體教育活動都不太感興趣。入園兩個月,從來不主動和老師問好,不做早操,不唱兒歌,不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不會自己脫衣服、穿鞋子。
案例描述:
今天的美術(shù)活動是《小蝌蚪找媽媽》涂色,弈晟是速度最慢的一個,因為他總是喜歡左顧右盼觀望他人涂色,自己卻磨磨蹭蹭不愿意動手。在老師的指導和督促下,弈晟勉強開始涂色活動。待老師離開身邊后,他又恢復到懶散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顒咏Y(jié)束,其他幼兒均完成作品時,弈晟幾乎還是處原始狀態(tài)。老師便開始詢問了解具體情況"你是不是不喜歡畫畫?",弈晟先是不理睬默不作聲,把頭使勁往衣服里面縮,老師耐心引導詢問了幾遍后,幼兒開始通過點頭和搖頭來示意,當老師問及"你喜歡干什么?"時,幼兒很興奮的湊到老師耳根前說"吃飯",而且聲音較為響亮。經(jīng)過老師的開導:我們每天都需要好好吃飯,身體才能長得棒棒的,但是也需要學本領(lǐng),這樣才會更優(yōu)秀。幼兒點頭默認,并表示會繼續(xù)完成作品。
調(diào)查與分析:
我把弈晟在園的各項表現(xiàn),認真的向孩子的媽媽做了反饋,弈晟媽媽表示幼兒在家非常調(diào)皮,和老師描述出來的簡直是判若兩人。經(jīng)過交流得知,弈晟從小由爺爺奶奶照看長大,爸爸媽媽一直忙于生意無暇顧及幼兒,而爺爺奶奶比較溺愛弈晟,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幾乎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爺爺奶奶包辦了,導致弈晟動手能力特別差,而且在家也只喜歡和爺爺奶奶交流、玩。
我認為弈晟在幼兒園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的心理偏差,一方面是由于環(huán)境造成的,陌生的環(huán)境使得幼兒缺乏安全感,不信任老師和小朋友。另一方面是由于對爺爺奶奶的過分依戀造成的。不愿意參與美術(shù)活動,不是幼兒不會,而是不想動手,一方面動手能力弱,另一方面是依賴性過強,抱有等待別人做的心理。
教育策略:
1、多關(guān)注幼兒,多交流,多接觸。可以通過摸一摸,抱一抱,增進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親近感,取得幼兒信任,降低幼兒的心理防備,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
2、多鼓勵、多表揚。讓幼兒覺得他是被班集體所認可和接納的,建立歸屬感和自信心。
3、家園共育。幼兒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礎(chǔ)。和家長多溝通交流,一方面,讓家長認識到孤僻、不與人交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另一方面,建議家長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家園攜手,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