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今天和往常一樣,晨間談話談完后,孩子們聽著早操的音樂做操排隊。每次出操排隊的時候孩子們都很興奮,要不趁機跑來跑去,真正排隊出去要花很長時間的整頓,比如一個一個的提醒,等提醒完了,老師一個轉身又開始跳出了隊伍,今天也一樣。我用了口令式的排隊伍方式他們好像并不能適應,他們不知道“向前看齊”到底是怎么看,到底是怎么做?對于這種口令式的口號,他們也表現(xiàn)的非常的反感,沒有任何的配合之意。到了做操時沒法老師都要幫他們一個個把隊伍拉直,拉整齊。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對教師造成了依賴感,也讓教師在管理方面非常的難。
分析:
1.不理解。對于教師提出的口令,孩子們知道所表達的動作,但不知道這個動作是如何去做到的。就比如“向前看齊”,用什么樣的方法讓孩子真正做到向前看齊,怎樣是向前看齊的標準,想必孩子們都是不理解的。
2.枯燥、缺乏興趣。往往我們讓幼兒認識口令,會聽口令,會按照口令做動作的時候,孩子們都是不喜歡的,因為缺乏對此興趣,不會聽口令,更不會因為口令做動作。
對策:
1.解剖分析理解口令指標。固然先讓幼兒理解口令里的一些指標,通過解剖分析,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每一個口令里的動作和方向。如“向前看齊”先剖析有幾個動作,必然有兩個動作,向前面和看要齊,幼兒就自己很快的掌握了口令的標準。對于“向左看齊”“向右看齊”都是一樣的,自然也就理解更多的口令。
2.玩指令游戲促良好排隊常規(guī)。到了打扮,孩子要學習如何自己排隊伍。由于排隊相對他們來說是比較的枯燥的事情,因此我和孩子們玩了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如讓孩子們聽到指令最后一個的動作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向前看~齊”我故意把最后一個詞拖的長一點,看看誰動作反應最快,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可以訓練孩子們的聽力,我可以在說口令的時候聲音重,也可以聲音輕一點,孩子們在排隊的時候非常的安靜,聽口令做動作也非常的齊,看來這樣的方法很適合我們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