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研究結果
1.建構游戲中同伴交往存在的問題
(1)交往策略單一,策略實現(xiàn)交往目標的效率低
如前文所述,十大類交往策略中,主動邀請、言語協(xié)商、拒絕、應對攻擊和助人策略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其余的五大類交往策略出現(xiàn)的頻率均沒有超過5%,尤其是物質(zhì)交換和合作策略,幼兒的使用頻率僅占策略使用總數(shù)的0.8%和3.2%。我們可以結合以下案例來具體分析一下幼兒交往策略的使用情況。
案例1-1
無聊的晨晨
晨晨拼搭好自己的積木后,看看周圍的同伴都在搭建自己的作品,他覺得很無聊。于是將自己的積木展示給旁邊的同伴松松:“看我拼的劍龍。”松松并沒有理會他,繼續(xù)拼自己的。晨晨默默捯飭了一會兒,又對松松說:“看我拼的飛機。”松松這才抬起頭看了看:“這是劍龍吧?”晨晨邊拼邊對松松說:“你看,這樣是劍龍火車。咔奇咔奇咔奇。”見松松又繼續(xù)拼自己的積木沒有搭理他,晨晨故意將自己的作品弄倒,說:“劍龍滅絕了。”松松回應一句:“你重新來一次。”
分析:無聊的晨晨想與同伴交流,采取了展示吸引的策略,試圖引起同伴的注意,在連續(xù)不斷的幾次嘗試失敗之后,甚至用破壞自己作品的方法引起同伴注意,盡管同伴有做出回應,然而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和同伴共同游戲的目的。在晨晨接連不斷地的幾次嘗試中,盡管使用了展示吸引策略,但是并沒有采取效率較高的請求加入游戲或者主動邀請對方和自己交往的方式,策略的使用也沒有實現(xiàn)他的交往目的。
案例1-2
你別弄我們的
樂樂和同伴們一起拼著輕軌,小龍拿著積木過來往他們的積木上繼續(xù)搭建,樂樂生氣地說:“干嘛。窟@里不要搭。”小龍并沒有停下來。樂樂更生氣了:“干嘛?你別弄我們的。”小龍這才停了下來,看著樂樂玩了一會兒后,悶悶不樂地去找別的小朋友了。
分析:小龍的突然介入破壞了樂樂正在進行的游戲,面對小龍的攻擊,樂樂只使用了言語抗議策略,目的是終止小龍對自己的攻擊,并沒有使用求助第三者、言語協(xié)商等策略,交往策略單一。盡管最后達到了目的,但實現(xiàn)目標的效率低,方式不當使得小龍不開心,影響同伴關系友好發(fā)展。對小龍而言,他用介入他人游戲的策略是想引起同伴的注意,達到共同游戲的目的。然而他使用的交往策略也很單一,并沒有用到請求、合作等更高級的策略,最終沒有實現(xiàn)交往目的。
(2)拒絕現(xiàn)象普遍,同伴關系不夠融洽
如前文所述,在十大類交往策略中,拒絕策略使用的次數(shù)多,頻率高達14%百分比。并且在觀察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有排斥異性、用言語拒絕和忽視同伴的現(xiàn)象。詳情見下列案例。
案例2-1
孤獨的涵涵(女)
在一次主題為“和合伙人一起建超市”的建構游戲中,筆者發(fā)現(xiàn)涵涵獨自一人站在墻邊,沒有參與游戲。于是找涵涵了解情況,涵涵的眼睛泛著淚光:“沒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旁邊玩耍著的小博聽到了,過來對她說:“我愿意和你一起玩啊。”涵涵邊流淚邊搖頭:“可是我只想和女生一起玩。”小博只好走開了,到最后也沒有女生愿意和涵涵一起玩。
分析:涵涵想和同伴一起玩,可當同伴小博對她示好時,她卻拒絕了,拒絕的理由的是只想和女生一起玩。涵涵明顯地表現(xiàn)出了對自己性別群體的認同,認為女生就要和女生一起玩。而這種對性別的認知必然會反應到她們的行為和同伴的選擇上來[7],于是出現(xiàn)了避免和異性活動的現(xiàn)象?墒堑阶詈笠矝]有女生愿意的涵涵一起玩,這里的原因還待探究,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予以適當引導。
案例2-2
現(xiàn)在不能再搞燒烤了
小澤搭建了一個燒烤攤,并且自己當上“老板”開始新的角色游戲。他賣力吆喝:“賣燒烤啦~賣燒烤啦~”吸引了不少小顧客和他一起游戲。這時嘉嘉也想加入,他舉著一塊積木對小澤說:“給你兩塊錢,給我一塊雞肉。”小澤拒絕了他:“不行。”這時又有另一名幼兒多多加入進來,多多問小澤:“你們在玩什么?”小澤回答他:“給我兩塊錢,我給你兩份燒烤。”嘉嘉急了:“我要四份,四份,四份,錢放在那。”小澤不予理會,轉而吆喝吸引新顧客:“賣燒烤啦~賣燒烤啦~好多好吃的。”嘉嘉再一次對小澤說:“給你錢,三份燒烤,謝謝了。”可是小澤依然拒絕了他,說:“現(xiàn)在不能再搞燒烤了。”
分析:小澤的燒烤攤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其中也包括嘉嘉。嘉嘉一直想加入到這個角色游戲中來。小澤運用了言語拒絕和忽視的策略,目的都是拒絕嘉嘉想?yún)⑴c游戲的要求。小澤單方面拒絕嘉嘉的原因還有待探究,但是他愿意接納其他小朋友唯獨不理會嘉嘉,說明他與嘉嘉的同伴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同伴關系不夠融洽。
2.大班幼兒建構游戲同伴交往行為的培養(yǎng)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