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兒科醫(yī)生,兒童保健是他們的專業(yè),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理念,但更多的時候,他們也在摸索,在思考適合自己孩子的辦法。醫(yī)生父母多年所走的育兒之路,同樣有喜悅,也有艱難,有心得,也有遺憾。值得新手爸媽們借鑒。
喂養(yǎng)——
母乳喂養(yǎng),假如更靈活點……
母乳是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營養(yǎng)禮物,這一點我始終堅信。但是,前提一定是:根據母親和孩子獨特的情況,靈活處理。
女兒出生時,母乳喂養(yǎng)在全國大力推行,加上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我知道母乳對孩子有多重要。盡管乳汁質量并不好,可我還一直堅持著,沒有給孩子添加奶粉。直到女兒5個多月時,我要上班了,她還沒有接受奶瓶。因為那段時間的喂養(yǎng)不好,孩子腸胃道吸收一直不太好,特別瘦弱。
現在,想起來,我當時在喂養(yǎng)上要是更靈活一點就好了。如果我不那么執(zhí)意地完全依賴母乳喂養(yǎng),如果我能早一些配合人工喂養(yǎng)……也許她生病會更少一些,成長得更好一些,。
嘗試新食物要有足夠的耐心
“吃”是我最少為兒子操心的事。他把吃飯作為一種樂趣,有著良好的進食欲望和基本不挑食的習慣,這得歸功于嬰兒時期就開始的飲食習慣培養(yǎng)。
因為是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的,和大多數的嬰兒一樣,添加輔食的那段時間,他一見奶瓶和匙,就搖頭、吐、惡心。我將這些表現看作孩子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反應,因為他擔心從未嘗過的東西是否對自己安全。所以,這個時候給他一種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我會微笑著對他說:“哦,寶寶還不知道這是好東西。沒關系,我們嘗一嘗。”然后,擦掉吐出的東西,繼續(xù)喂。有時,我還會嘗一下他的食物,示范給他看,我吃得多么津津有味。我的鎮(zhèn)定自若、示范和不放棄給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如果我表現得驚慌失措、煩躁不安,最后放棄喂食,反而讓孩子認為“這些東西會對我有害?,媽媽都這么緊張了!這些東西我不能吃”。
在嬰兒早期,讓孩子反復嘗試一種新的食物要有足夠的耐心,有時需要十多次才能使他們接受,千萬不要一見孩子惡心、吐了就放棄喂食。一種食物能接受后,還要接觸多種食物。在嬰兒早期廣泛接觸各種食物能使他們在幼兒期,乃至成人期都更容易接受新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的發(fā)生。
不用食物賄賂孩子
等孩子能和我們坐著一起吃飯時,我會用平靜的口氣告訴他:“這個蘑菇你從沒吃過,滑溜溜的,你嘗嘗。”我的推薦使他對這種食物產生一種好奇和嘗試的欲望。假如我拼命哄著他吃:“寶寶乖,把這蘑菇吃了,媽媽獎勵你吃塊巧克力。”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這樣的錯覺:媽媽還要獎勵我吃巧克力,這東西肯定不好吃。
穿衣——
假如不捂得那么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