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硬塞”給孩子食物
遇上一個嘴壯的孩子,面對你準(zhǔn)備好的食物來者不拒,全都樂呵呵地吃掉,那簡直是你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因為,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挑食、偏食、食欲不好,是一件太讓人頭痛的事情。
兩歲多的強勇真是人如其名,既堅強又勇敢,面對媽媽的威逼利誘,絲毫不動搖,對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堅決不開口。于是,他們家?guī)缀趺款D飯都像是一場戰(zhàn)爭。吃飯時,強勇都被命令,必須老老實實坐在他的餐椅上。然后,外婆在左邊喂一口菜,媽媽在右邊喂一口飯,強勇被夾在他們倆中間,看起來煞是可憐。
但是,你以為他會妥協(xié)嗎?小家伙雖然動彈不得,但是嘴巴緊緊閉著,一會頭扭到左邊,一會頭扭到右邊,目的是避開媽媽和外婆送到嘴邊的任何東西。是的,任何東西!媽媽和外婆越是這樣,強勇越是什么都不吃。經(jīng)常一頓飯下來,他吃進(jìn)嘴里的屈指可數(shù)。奶奶和媽媽也很累,往往一頓飯喂下來,媽媽和外婆也累得一口都不想吃。這樣的情形,幾乎每頓飯都會發(fā)生。所以一到吃飯的時間,媽媽的心就會緊張得像上緊了發(fā)條,不知道今天孩子能吃幾口東西。明知道這樣的情形不正常,可是媽媽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家里有這樣的孩子嗎?面對這樣的熊孩子,你是不是又氣又恨可是又無可奈何?在責(zé)怪孩子之前,我覺得,你應(yīng)該先反省一下自己。所以我跟強勇的媽媽說:“不要在孩子沒有饑餓感的時候,硬塞給他食物。你們這樣做,會讓孩子對吃飯產(chǎn)生厭惡、逆反心理,影響孩子的胃口,所以,要盡量保持寬松和諧的進(jìn)餐氛圍,鼓勵孩子自己挑選食物,自己動手進(jìn)食,提高孩子吃飯的興趣,讓他主動、自覺去吃東西。以后,你們千萬不要硬塞給孩子食物了,這樣他即使吃下去,因為吃得不開心,也會影響消化吸收的。”
聽了我的勸告之后,強勇的媽媽開始改變策略。強勇不愛吃白煮蛋,以前她都是硬喂下去,現(xiàn)在換了方法:她把雞蛋切成四瓣,像漂亮的花瓣一樣,放在小碟子里,旁邊還放上鮮紅的番茄醬,給強勇一把可愛的小勺,讓他自己蘸著番茄醬吃。強勇好奇地接過碟子,樂呵呵地很快吃下去了。這可把媽媽高興壞了:“原來,孩子不是死活不吃東西,是不想被逼著吃東西。”
的確是這樣的,別以為孩子小,他們其實很有主見的。對于自己有興趣、有食欲的食物,他們嘴都是很壯的。但假如你非要硬塞給他,即便孩子吃下去了,效果也不好。而且還會讓孩子非常厭惡這些食物,從此以后就更不愛吃,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如果你家的孩子只是偶爾胃口不好,不好好吃東西,那么你不必苛求他每餐都嘴壯,硬塞只會讓孩子恐懼、抵觸吃飯,只要一天甚至三、兩天內(nèi)基本達(dá)到了營養(yǎng)攝取標(biāo)準(zhǔn),也就可以了。保留孩子珍貴的食欲,比每頓飯都吃夠分量更重要。
如果你家的孩子長期以來都挑食,那么在發(fā)脾氣之前先想看看:“我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喜歡的食物?”所以,與其硬性規(guī)定孩子在什么時間,一定要吃什么食物,不如想點巧妙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你還可以將孩子不愛吃的東西剁碎了加入餛飩、餃子餡中,或是改善烹飪方式,裝扮菜色,以讓孩子喜歡吃,主動去吃。比如抓住寶寶愛聰明、喜歡漂亮的心理,盡可能把蔬菜做得色彩和形狀都更漂亮些。把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將蔬菜擺出不同的可愛形狀等。
有時候,孩子不吃某些食物,只是因為他沒見過,拒絕嘗試沒吃過的食物,這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自然是很不利的。這時候,爸爸媽媽要向孩子講清楚這種食物的好處,而且你自己身體力行,津津有味地吃給孩子看,還可以給孩子講講有關(guān)這些食物的故事,讓他們自己對這種食物產(chǎn)生興趣,這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總而言之,有句話大家要記住,“吃什么聽大人的,吃多少聽孩子的”。你需要負(fù)責(zé)給孩子制定營養(yǎng)食譜,為他提供充足的、豐富的食物,但是千萬不要用你想當(dāng)然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孩子的食量,不要因為“我覺得他沒吃飽”就繼續(xù)硬讓孩子吃,這只會讓孩子更不愛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