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長支持策略家庭是幼兒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整合家長資源,爭取家長的支持,能在最大程度上共促幼兒發(fā)展。
爭取家長對工作的支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用平等的關系,努力營造和諧的關系。
②和家長分享班級管理,讓他明白教師所做的工作。
③將孩子的進步,歸功于家長自己的努力。
、軜淞"家長榜樣",爭取更多家長的力量。
、菡驹诩议L的角度,換位思考他問題。
九、研究效果1、走出課堂,融入自然,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悄悄成長幼兒的學習是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幼兒交往能力只有在實際交往中才能得到提高。在"生活中學習,活動中發(fā)展,實踐中收獲"的思想引領下,在家長們的合作參與中,家、園共同建構了具有西幼特色的種植活動課程。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幼兒的學習由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轉換成為生活中、自然中的學習。他們變得開朗、自信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熱愛大自然、更加熱愛生命。他們關注變化的春夏秋冬,并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尋它的奧秘。他們變得樂意交往,體驗合作的樂趣和與朋友交往的技巧。他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藝術家,因為一片葉一朵花,都會因為他們的獨特視角而變得不同。大自然猶如一座神秘的宮殿,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孩子們悄悄成長。
2、在活動中實踐,在研究中反思,教師實現專業(yè)成長。
教師既是活動的支持者,也是活動的受益者。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促進了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專業(yè)技能得到提升、專業(yè)情感得到滿足。種植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內容,還助推了教師不斷思考教育方法。在《綱要》和《指南》的精神引領下,逐步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她們變得從關注活動結果到關注活動過程,從關注自身行為到關注幼兒行為,從關注教師的主導到關注環(huán)境與資源的合力。
同時,課題組教師遵循"邊做邊學、邊做邊反思"的研究思路,在扎實推進課題研究縱深發(fā)展的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提煉研究成果,多篇論文公開交流或發(fā)表。兩年來,教師有 篇文章在全國公開發(fā)行的幼教刊物上發(fā)表,有 篇文章在省級刊物發(fā)表,有 篇文章在縣級刊物發(fā)表,有 篇論文獲省一、二、三等獎。有 篇文章分獲市一、二、三等獎, 篇研究論文獲成都市教育科研階段性成果二、三等獎,有5篇文章分獲縣一、二、三等獎,有 篇文章在園內評比中分獲一、二、三等獎。同時,共形成優(yōu)質論文百余篇,個案、觀察記錄、教育反思近千篇。(插入獲獎情況前后對比柱狀圖)3、在參與中體驗,在合作中滲透,家園形成教育合力。
在實踐研究過程中,家長們不再簡單地配合教師和幼兒園工作,而是站在孩子發(fā)展的立場上和教師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主動申請承擔種植園的開墾和維護工作,家長之間主動建立交流網絡,為班級工作、幼兒園工作出謀劃策。他們準時參加大大小小的家長會和家園活動,父母的身影逐漸代替了爺爺奶奶的身影。他們認同幼兒園"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的教育理念。主動引導孩子參與體驗自然的活動。他們和孩子們一起種植,一起觀察、記錄,將自己變成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探索問題。他們?yōu)楹⒆又谱饔^察記錄,認真的寫下孩子在活動中的一點一滴。他們關注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他們,在真正走入了幼兒教育之后,深度參與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反思自已在教育態(tài)度與方法上的不足。并以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為基礎,開展家庭教育,形成了家園合理。(插入研究前后對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 柱狀圖)4、形成了西幼的特色與品牌,幼兒園文化與特色初步形成。
我園作為一所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中的幼兒園,在"親近自然,熱愛生命"的理念引領下,正探尋一條具有西幼特色、打造西幼品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本課題的研究,不僅促進了我園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更是形成了系統(tǒng)的具有我園特色的園本種植活動課程。"生活化、活動化"課程的設置不僅有效促進了我園幼兒各年齡段、各發(fā)展水平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還充分整合了家長、環(huán)境等多方資源,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為我園樹立良好的口碑和社會聲譽,致力打造西幼品牌。
十、研究中的問題.
總得來看,本課題的研究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預期研究目標,取得了比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本課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由于研究時間較短,整個實踐環(huán)節(jié)還有待進一步豐富、深入、細化,進行總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利用種植活動培養(yǎng)幼兒綜合能力的措施和策略。另外,還應該加強課題研究成果的普適性,以便更好的推廣應用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本課題組老師的理論水平、研究能力及時間精力有限,也對本課題的研究結論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在實踐總結方面,幼兒教育理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