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種植活動運用于幼兒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研究:張春美研究了幼兒種植行為,提出教師要從觀念上認識到種植園地的價值,并在活動準備過程中提供經(jīng)驗準備、材料準備和場地準備,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等待、學會傾聽以及鼓勵探索,在活動后支持鼓勵幼兒后續(xù)的探究和釋疑活動,為幼兒不斷積累與種植相關的新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條件。陸旭梅指出種植園是幼兒們的快樂之園,同時也是學習之園。在種植活動中,教師教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幼兒在種植的過程中體驗到種植及觀察記錄的樂趣,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老師們可以種植系列活動為載體,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和引導幼兒進行種植、觀察、管理等系列活動,讓種植活動成為提高幼兒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徐蕾提出在幼兒園里,每間教室的走廊、陽臺都設有自然角,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觀察活動的重要場所。
這些研究成果對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但是,目前來看,這些研究多通過理論分析得到結論,而國內(nèi)有關運用種植活動培養(yǎng)幼兒綜合能力的實踐研究還比較少,鑒于此,本課題選擇了這方面進行研究。
四、研究目標1、通過開展實踐研究,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品質,了解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積極投身到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種植活動中,從而發(fā)展科學探究、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藝術表現(xiàn)等綜合能力。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或通過課題研究,構建種植園本化課程,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綜合能力。)2、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提高教師觀察幼兒、分析幼兒及有效指導幼兒活動的能力;將課題研究融入課程實施當中,拓寬和豐富教育范圍與內(nèi)容,提升教師實施課程、駕馭課堂的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或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助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3、通過課題研究,逐步形成綠色辦園理念,形成鮮明的辦園特色,促進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通過課題研究,將幼兒園利用自然資源培養(yǎng)幼兒能力的教育理念與策略向家庭教育滲透,同時構建互動、合作、和諧的家園關系。
五、研究內(nèi)容本課題的研究主要圍繞著通過種植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展開。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nèi)容:
1、有效開發(fā)種幼兒園植活動資源的途徑和策略。
2、探索在種植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藝術表現(xiàn)等綜合能力的可行措施和有效策略。
3、探索在家園互動活動中相互滲透的策略。
六、研究方法1、問卷調查法: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開展了研究初期和實踐研究后家長與教師對開展種植活動的相關認識的調查。
2、文獻法:通過查閱中國知網(wǎng),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書刊,尋找相關研究的理論支撐,了解當前研究動態(tài),借鑒相關研究方法與形式。
3、觀察比較法:通過長期有目的的觀察,對比幼兒、教師、家長在實踐研究前后的變化,以認識研究效果。
4、 行動研究法:將種植活動作為我園常規(guī)教學活動,合理制定種植活動課程學期、學月及周、日計劃。將科研、教研和日常教學三結合。有目的地開展研討、分析、評價與總結,繼而進行反思與調整。促使課題研究不斷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
5、個案分析法: 選取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從中剖析教師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找出問題根源,提出改進的方式。促進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將教育理念轉變?yōu)榻逃袨,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研究能力。
七、研究措施本課題的研究歷時2年多,具體通過分析準備、實踐研究、積累總結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具體研究工作、研究措施、研究成果如下:
1、析準備階段:制定研究方案,明確研究路徑,建立研究機制基于縣級課題的一些成功經(jīng)驗,我園為了更好更扎實的做好市級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特邀請相關專家對課題進行了指導,在課題組的共同商討下制定了研究方案,明確了實踐研究思路,并在以下三方面進行落實和保障。
1)組織機構保障我園成立了以園長葉美蓉為組長,保教主任邱發(fā)蓉、副主任馮秀娟為副組長,保教助理、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骨干教師為主要課題研究小組。園長負責課題的總體指導與督促。保教主任負責研究工作的具體實施。教研組長與骨干教師負責具體活動的落實與反饋。各部門及人員分工明確、各施其責。
在以園長為核心的統(tǒng)一管理下,課題組成員對每一階段的計劃或成效都要進行討論和總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調整思路。在實施部署上達成共識,保障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有效開展。
2)研究制度保障我園依據(jù)實際情況,建立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以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有序和有效開展。如:教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考核制度、科研獎勵制度等。同時,還建立了日常的研究工作檢查制度,如:每月一次課題組交流總結活動,每周開展一次有效的種植教學活動,每學期收集2篇典型的教育案例,不定時組織幼兒開展觀察與記錄活動等。從工作面上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開展。另外,我們還不定期的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與交流,通過研讀書籍、網(wǎng)絡資料、撰寫論文案例等形式,使教師們把實踐的工作向理論層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