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為了引導教師在新的認識基礎上,思考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教育策略,我們又提出第四個問題:"對幼兒的探索行為,老師應何時進行指導,如何指導?"針對這一問題,教師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通過思想的交鋒,觀念的碰撞,教師達成這樣的共識:教育要關注幼兒的需求,教師應善于針對幼兒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經(jīng)驗水平,選擇、把握指導的時機,適時、適宜、適度地進行指導,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在上面的教研活動中,我們以典型事例為線索,以研討以核心,以教師的原有經(jīng)驗為基礎,以關鍵性問題為"切入點",以教師的思考為主動學習的基點,以教師自我領悟、主我建構為目的,使教師在問題的引導下,在各種觀念的交鋒中,提高了認識,達成了共識。
2.以課例為載體的"聽課-說課-評課"教研方式這是一種比較適合園本教研共同體合作研討的活動方式,也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種園本教研活動方式。這種活動方式的一般程序是:執(zhí)教老師獨立或合作設計教學活動--開展第一次教學活動與聽課--執(zhí)教老師課后說課--集體評課--執(zhí)教教師修改設計后重新組織教學活動……依此反復。這種方式就是以課例為載體的園本教研,即立足于教學現(xiàn)場,基于教學實際,具有較強的問題針對性和實踐操作性,通過幼兒教師平等參與和多維交流,并進而促使他們在對話中反思,在互助中提升,最后共同成長。
(1)什么是課例研究課例研究,是由兩個以上的幼兒教師組成一個小組,基于對有效教學理念的追求,以真實課堂教學為載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行動研究,其基本操作過程包括以下步驟:①備課,確定教育活動內(nèi)容,目標放在如何使授課促進幼兒學習;可以先想想其他教師怎樣上同類的課;②授課,小組的其他老師觀察并錄像,以便事后分析;③評課和反思,聽取其他同事的意見和建議;④修改活動計劃,尤其是教師評價后感覺不甚明了的部分,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個班授課。上次聽課的幼兒教師聽課;⑤進一步的評價和反思,全體教師一起參與,分享結果,把授課過程報告與本園教師乃至來自其他地區(qū)的教師分享,并共同觀察再一次教學。
課例研究是園本教研得以有效開展的基本方式,園本教研是一種真正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就是對某一問題進行持續(xù)深入的探討,直至尋找到能夠基本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思路。課例研究主張立足于對真實課堂教學進行觀察、分析和提煉,所研究的問題具有日常性、情境性,研究過程的行動性,如果幼兒教師教師的研究課題不是以日常教學活動來展開,沒有把研究任務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往往難以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來檢驗其課題研究的進程,也會因"研究"與教學分離而增加教師的工作強度,幼兒教師也難以參與教學診斷而失去與同伴互助交流的機會。這種研究思路能夠使幼兒教師能以一種研究性的眼光來看待慣常的日常教學活動,促進教師的經(jīng)驗性教學走向反思性教學。
。2)幼兒教師如何開展課例研究就當前幼兒園教師組織課例研究的方式看主要有"多人上一課"和"一課多人上"兩種形式。就這兩種園本教研的操作程序可以看作是"實踐--研討--再實踐--再研討--再實踐"的一個循環(huán)過程。幼兒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通過教研活動更新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果。
多人上一課:指的是園本教研中組織起來的研究小組中的幾位教師連續(xù)上同一活動內(nèi)容,但教學行為卻不斷地改進。其主要的操作過程是:①研究小組共同備課,可以是先商定好教學內(nèi)容,確定好活動目標,然后由執(zhí)教者先根據(jù)商定好教學內(nèi)容擬訂活動計劃。②研究小組共同研討執(zhí)教者所擬訂活動計劃,執(zhí)教者要詳細報告活動計劃的思路與理由,參與者提出具體的意見與建議,執(zhí)教者所擬訂活動計劃進行修改。有時也可以通過搜集全國各地幼兒園的課例(教學活動光盤),組織教師們觀看并進行相應的討論:該教師的教學體現(xiàn)了什么教學理念?有何特點?存在什么不足?如何加以"園本化"或有何更好的設計思路?集中研討結束后請個別教師綜合大家的意見再對該課例進行重新設計。③由執(zhí)教者組織活動,其他教師到現(xiàn)場觀課。④課后組織教師集中研討,再次修正活動計劃。⑤用修正后的活動計劃再次付諸實踐去實施,可以是由另一個教師(或同一個教師,如果是同一個教師多次執(zhí)教,那就是屬于"一人多次上"形式),在另一個班級實施,其他教師現(xiàn)場觀摩。⑥小組會談,再次討論觀課的情形,視具體情況決定該活動內(nèi)容的教學循環(huán)的次數(shù)。⑦分享結果,可以采用錄像重溫的方式(全程播放或選擇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片斷),也可以采用現(xiàn)場教學的方式,把課例研究過程報告給本園教師分享。"多人上一課"(或"一人多次上"),圍繞一個活動內(nèi)容進行系列實踐和反思活動,集多個視角來看待同一個問題,有助于參研的教師,特別是執(zhí)教的教師對某一問題獲得較深入或多角度的認識,引導教師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實踐,提升實踐智慧和專業(yè)化水平。(案例)一課多人上:指的是同一活動內(nèi)容,由研究小組不同的教師來上。其主要操作過程如下:①共同選定一個教學內(nèi)容,由研究小組兩三位自愿的參與者各自獨立設計活動計劃;②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單位,讓各參與者"同臺獻藝",小組成員共同觀課;③課后集中會談,修正計劃,可以是在綜合各個計劃的基礎上整合為一份計劃,也可以是各個計劃分別再次修正;④由另一個教師(或同一個教師),在另一個班級實施,其他教師觀摩。余下環(huán)節(jié)同"多人上一課"。"一課多人上",更能直觀地展示出不同的教師在處理問題及其執(zhí)教風格的個性化差異,有助于大家在比較中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 (案例)(3)開展課例研究的注意事項幼兒教師在幼兒園開展課例研究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