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俗意義上講,交際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接觸,是一種成人化的社會活動,但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有了自己的交際活動,輪流請客、赴宴,給老師送禮、向同學還禮,在餐桌和禮品間忙得不亦樂乎。教育界人士認為,這凸顯了相當一部分兒童扭曲的價值觀。
一天中午,太原市一所小學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為孩子過12歲生日,記者應邀來到山西飯店。到達金碧輝煌、設施考究的包間后才知道,為給孫子慶祝生日,孩子的爺爺、奶奶特意從山西南部的一個縣城趕來,卻沒被邀請參加宴會。這個孩子說,他一定要和自己的同學與朋友歡度這個難忘的日子,老人與宴會格格不入,不能請。記者后來得知,參加生日宴會的8個孩子,其中4位是他的同班同學,2位是和他一起長大的鄰家孩子,還有2位是他幼兒園大班時的同學。這些小朋友來時都帶了精美的禮品,其中最貴的是價值近300元的美國產戰(zhàn)車玩具。
談到孩子的交際范圍和交際消費,一位家長說,他10歲的女兒每周有零用錢20元,遇到老師的生日或教師節(jié)、婦女節(jié),另外再給三五十元,由孩子去給老師買禮物。再就是參加小朋友們的生日,這個花費比較多,一月總有一兩次,每次都在50元至100元。這樣算下來,孩子一年的交際費用大概就是2000元左右。 也有家長透露,他為孩子辦了張牡丹卡,不定期往里面充值,以供孩子吃喝、玩用和請客。
很多學生反映,現在同學關系很難處。誰過生日不請客,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小氣。別人請客自己就得送禮,禮物太便宜了還會被人笑話。
小學生們過生日要請客、考試成績拿優(yōu)要請客、三天兩頭還規(guī);虼蠡蛐〉鼐垡痪,著實讓大小餐館樂開了懷。一些餐館經營人員告訴記者,學生消費目前已成為餐飲業(yè)不可或缺的主體消費之一,也成了各餐館改進餐飲結構和環(huán)境時要考慮的內容之一。
太原市校尉營小學副校長黃曉嵐指出,孩子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傾向值得肯定,但一味追求金錢堆積的交際,體現了當代一些兒童盲求浮華和物質的價值觀。他建議,孩子成人化的交際行為和消費活動,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應進行正確引導和及時糾正,以剔除侵入孩子中的社會陰暗面和不良風氣,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通過具體的講解,讓孩子知道交際的內涵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而不是簡單的金錢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