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演什么角色不要緊,關鍵要演好、演出色、演出自信心。演出是這樣,做人也如此。
女兒是幼兒園里舞蹈隊的成員,據說是隊里基本功最好的隊員之一,在老師的眼里就成了紅人,一有演出,總要委以重任。
這一次,舞蹈隊排了個《西游記》的新節(jié)目。女兒放學回來美滋滋地說,她和另外兩個小朋友被選中演猴王了。還再三強調猴王是需要翻跟頭的,其他小朋友只能混在一起演小猴,跑來跑去,偶爾在地上打個滾兒什么的。
高興之余我略有擔心:女兒稍胖,演猴王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但又怕打擊她的積極性,就只好從另一個側面提醒她:“孫悟空可是只有一個,你們三個能都當猴王嗎?”女兒說:“咋不能?不能老師干嗎選三個?”“可能是讓你們先練著,回頭看誰最像就選誰!迸畠翰桓市模骸皩O悟空不是會拔根毫毛變自己嗎?他拔兩根毫毛也不算多呀!蔽殷@訝于她的妙想,沒好再潑冷水。
兩個星期后,我的擔心應驗了:女兒平靜地告訴我,欣欣演猴王,竹竹演沙僧,分配給她的角色是豬八戒。我細細地觀察她,發(fā)現她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悅,還張羅著要再看一遍《西游記》的碟,說要再研究一下豬八戒的神態(tài);路過賣玩具的地攤,她還非要買下豬八戒的釘耙不可,說是回家以后用真耙子練,感覺會更好。此前,我還擔心她會拒演豬八戒,因為她的胖很容易讓人與“豬八戒”之類的話扯到一起,不好聽。見女兒小小年紀能有如此的大度,我總算放心了。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女兒這次園里的節(jié)目能否成功地出演,更關系到女兒今后一生的角色能否快樂地演繹。
節(jié)目要經過預演選拔才能正式登臺。預演結束后,女兒突然說:“我真希望節(jié)目通不過!
我嚇了一跳,忙問是怎么回事。女兒支吾了半天終于說,她還是不喜歡豬八戒這個角色的。練習時還沒什么感覺,可預演時換上服裝、戴上假臉,才發(fā)現那么丑,臺下的人還笑。這種不喜歡倒是還沒達到要拒演的程度,但她希望節(jié)目通不過,這樣就可以毫無負擔地遠離豬八戒的長嘴了。
“其實呀,水平低的人只能演小猴,水平像你這么高的人才有資格演豬八戒!蔽亿s緊做工作。
“豬八戒可好演了,也不用像猴王那樣翻跟頭,就那么幾個動作,還不如小猴的動作多呢。”
“小猴的動作再多也是混在一堆人里頭,連個名字都沒有。再說了,表演這件事,越是簡單的動作越需要高水平,你的動作少,更得用心去演,才能出彩!
知道這樣的話女兒聽不懂,我干脆給她舉例:“還記得陳佩斯朱時茂的那個‘隊長別開槍’的小品吧?你看,陳佩斯光著頭,背對著觀眾,扭扭身子聳聳肩膀,就把主角朱時茂的戲搶了,那才叫真功夫呢!
“那我要是練好了,也能搶猴王的戲嗎?”女兒聽懂了個大概,問。我知道信心又回到女兒小小的心底了,大聲鼓勵她:“那當然了!一上臺一做動作,讓觀眾的眼睛都盯著你,你就把猴王的戲給搶了,你就成了比孫悟空還厲害的豬八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