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結合幼兒園教師個人的實際和工作需要,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課題。要在課堂教學中學會研究,用研究的新成果去指導教學,把教學實踐與研究培訓融為一體,使"園本研究"成為促進教師專業(yè)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斷提升的強大動力。
【考察要點】
1、檢查教科研制度、規(guī)劃,專兼職教科研人員隊伍、經費保障情況。
2、與負責人和教師訪談,了解教科研組織情況和研究成果。
3、有否縣市級以上的教科研課題不作為評價的依據,著重看課題研究能否解決本園保教工作重難點問題,有沒有促進保教工作和教師成長。即使有立項研究課題,但不能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帶動群眾性研究,不能解決實踐中的難點問題,也可降級處理。
4、對教科研有規(guī)劃、有課題、有成果的幼兒園應給予充分肯定,并在評估報告中予以記述。
【關鍵信息】
1、教科研骨干隊伍情況、經費保障佐證材料。
2、教科研專題(課題)成果及推廣應用情況。
【評價細則】
1、教科研工作有隊伍、有計劃、有課題、有實效,經費有保障,評為A級;2、教科研工作有隊伍、有計劃、有經費,成效不明顯,評為B級;3、能在一定范圍內開展教科研工作,經費不足,評為C級; 4、教科研工作未正常開展,人員、經費不落實,評為D級。
第三十四節(jié) 管理績效5-6【評估標準】
5-6 幼兒園與社會、家庭密切聯(lián)系的有效機制初步建立,形成有利于幼兒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社會和家長對幼兒園保教質量滿意。
【標準解讀】
本項標準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制定,突出了幼兒園與家庭、社會關系建設新的內涵和特征--服務性、指導性、針對性、豐富性、參與性、幼兒園主導性,這為實現(xiàn)更為開放的幼兒教育提供了基礎,同時也對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建設需要組織保證和制度保障,幼兒園應建立家長委員會,召開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做好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辦好家長學校,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等等。對這些常規(guī)活動應制定具有本園特色的工作制度和實施方案,以形成便于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有效機制,形成有利于幼兒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
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建設需要幼兒園與家庭、社會之間"心理零距離"。幼兒園要以開放、歡迎的姿態(tài)認真傾聽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認真考慮家長的批評和建議。如,有的幼兒園專門安排"家長接待日"、"園長信箱",傾聽和了解家長的心聲和需求;有的幼兒園為家長設置了"家長書屋",溫馨的"家長休息角",讓家長在等待孩子的時候有一種歸屬感;有的幼兒園設置了"視頻點擊窗",方便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增加幼兒園工作的透明度,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工作感到放心,為建立對幼兒園的信任感打下基礎。
幼兒成長的環(huán)境建設是合作共建的活動,只有家長用行動參與到家園共建活動中來,才能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家園關系。要在教育能涉及到的每一個空間,都有家長參與的身影,活躍著家長生動的剪影:從園內到園外,從家庭到社會,從孩子發(fā)展到課程完善,從班級建設到幼兒園管理,從經驗分享到困惑展現(xiàn)。
要積級、主動與社區(qū)建立聯(lián)系,有計劃地挖掘、利用社區(qū)內的幼兒教育資源,建立園外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幼兒活動,使之形成制度。與小學密切聯(lián)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要對區(qū)域內外幼兒園開放,帶動周邊幼兒園共同發(fā)展和提高。
【考察要點】
1、查閱材料,訪問家長,了解幼兒園是否有較為完整、有效的幼兒園、社區(qū)、家庭合作機制。
2、家庭、社區(qū)對幼兒園保教質量滿意度。
【關鍵信息】
1、幼兒園、社區(qū)、家庭相關合作制度和其他文本。
2、親子活動、社區(qū)活動、家長與社區(qū)人員參與教育活動的資料。
【評價細則】
1、制度、組織、措施健全,并積極開展活動,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達80%以上,評為A級;2、有制度、有措施,并較好地開展活動,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達70%以上,評為B級;3、有制度,有活動,與社會和家庭聯(lián)系不密切,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一般,評為C級;4、無相關制度、措施,社會、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較低,評為D級。
第三十五節(jié) 管理績效5-7【評估標準】
5-7 嚴格執(zhí)行《江蘇省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財務實行預決算制度,?顚S茫桓黝愘~目清楚規(guī)范,保教工作正常支出有保障。
【標準解讀】
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規(guī)范收費行為,保障幼兒園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省教育廳、物價局、財政廳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guī),并結合我省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江蘇省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并經省政府同意實施。這一《辦法》是規(guī)范幼兒園收費制度、規(guī)范幼兒園收費行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兒園合法權益的重要保證,也是制定本項評估標準的重要依據。
辦好幼兒園,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積極穩(wěn)妥推進改革。政府和社會都要進一步加大對幼兒教育的投入,保證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要加強幼兒教育收費管理,規(guī)范收費行為。幼兒園要按照文件精神,規(guī)范收費標準及項目,收費實行公示制度,相關人員持證上崗,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范圍、計費單位、投訴電話等向家長和社會進行公示。
辦好幼兒園,更要管好用好教育經費。幼兒園應建立獨立財務管理體系,有獨立賬戶或分戶記賬,實行經費預算和決算制度,嚴格執(zhí)行有關財務制度,并接受財務和審計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本著收支平衡,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量力而行,不搞赤字預算,認真編制經費收支預算和政府設備采購預算。根據本園的收費標準測算保育費收入的水平,測算人員經費支出預算、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維持性專項支出,預計事業(yè)經費結余。按照財政部門相關規(guī)定,科學設置會計賬簿和科目,每項資金規(guī)范操作。各類賬目日清月結,定期核對財政專戶收入和財政資金是否相符,賬目清楚,有據可查。每月月末編制并核對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和銀行存款賬戶金額,編制月度會計報表,保證及時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