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老爸原創(chuàng),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QQ6078457,否則必究
剛上一年級時,我還為小容小韜的拼音學習著急了一陣子,后來才發(fā)現(xiàn)有點多余,因為拼音是一個工具,兩人用拼音來識字,在后來的大量閱讀中,熟能生巧,直到現(xiàn)在不用拼讀只默念一下就能馬上快速認字,所以我是完全不用再擔心了。只是,新情況又出現(xiàn)了。
就在我心里暗自得意洋洋陶醉于小容小韜熟練的朗讀聲中時,覺得培養(yǎng)兩人每天閱讀一小時的習慣終于有了收獲時,某一天我偶爾就兩人熟讀的文章內(nèi)容進行提問時,才發(fā)現(xiàn)兩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一問三不知。
敢情優(yōu)美的文字和搞笑的內(nèi)容遇到孩子們,是對牛彈琴啊。確切一點說,在大人眼里的好文章,即便里面的情節(jié)讓人感動落淚,但對于初涉熟練的孩子們來說,也不會感冒,他們對文章所傳達出的情感元和知識量的理解幾乎等同于白癡。
這時候的孩子們,原來只是一個識字工具而已。于是我又有點替孩子們著急,讀了半天不知道讀的啥,這有意思嗎?如果只是覺得通過拼音來識字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一種滿足或成就感不是太小兒科了嗎?要知道,閱讀可不只是來識字的。
但在后來輔導(dǎo)語文作業(yè)的過程中,我又慢慢釋懷了。語文總會不斷有“閱讀理解”類的作業(yè),就是給出一篇小短文,然后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空或解答問題。我發(fā)現(xiàn),就我們?nèi)粘i喿x的文章而言,這些小短文太簡單了,只兩三個自然段,孩子們讀完然后就可以做題了。而我們識字是不怕的,小容小韜長期的閱讀習慣已經(jīng)讓他們對很多故事或短文即便不明其義也可以讀下來了,那么關(guān)鍵的問題就是理解短文并且給出問題答案了。
看到熟悉的閱讀理解題時,我才突然感悟到,大家在上學的時候,直到高考甚至大學,不一直在同“閱讀理解”打交道嗎?甚至脫離了學校,在工作和生活中,對于相同的一篇故事,報道或新聞,我們也要給出自己的理解,而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學識水平和生活體驗等是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的。
小孩子們的世界才剛剛開始,即便對于一篇簡單的小文章,要他們讀完就能馬上理解正確,我們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要求太高了呢?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很少有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比如作業(yè)中有題目是要求他們寫出眼里的春天,可是兩年前他們才剛真正理解了春天和四季的涵義呢;他們的識字才剛剛開始,很多簡單的詞語,比如“郊游”等,他們能讀出來但卻不知其義;更有甚者,一些很簡單但卻沒學過的詞語他們根本就不認識……
其實對于初涉世界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生活就一直是白癡狀態(tài)的。從小寶寶開始,他們對我們大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無知的,他們只是在簡單的模仿而已,他們真正的理解不是從語言而是從動作開始的,比如我們說“喝奶”,小孩子們是完全不明白的,只有當我們把這個詞語跟真正讓TA喝奶的動作聯(lián)系起來,TA們才明白,原來說“喝奶”的時候,是要這個樣子的。
所以,當孩子慢慢長大,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和語言技能,但在閱讀中,即便傳授了語言技能,比如讓他學會了識字和閱讀,但要他們真正去理解卻并不容易。而且我發(fā)現(xiàn),即便家長有解釋,也要限于孩子們可理解的范圍內(nèi),比如如果要解釋一個詞語“鄙夷”,但卻冒出孩子們更多不懂的詞語或涵義,那他們對于這個詞語的理解就為零。當然,我們可以借助于動作,表情或情緒等的直觀表達讓孩子更明白一些。
最近有個新聞讓人震驚的同時又很痛心,一男童未完成作業(yè)卻遭高知養(yǎng)母的鞭打和腳踩,雙手、雙腳、背部大面積出現(xiàn)紅腫痕跡,觸目驚心,難以想象為何會下如此狠手?據(jù)知情人士稱,背上的傷口是用跳繩抽打的,耳道的傷口是用鋼筆戳的,腳面浮腫是被用水管敲打的。原來,小虎的媽媽對小虎要求極嚴,小虎平日里除了要完成學校的作業(yè)外,媽媽還給小虎布置了好多作業(yè)。當天,媽媽給小虎布置了閱讀課外讀物的作業(yè),但是小虎并沒有完成,媽媽問課外讀物里講了哪些內(nèi)容,小虎并未答出來,結(jié)果遭到媽媽一頓毒打。
我不知道這個媽媽對于如此“不聰明”的兒子有怎樣的怨氣和憤恨讓她可以采取如此極端的暴力行為,但這個小虎跟小容小韜差不多同齡的,他對于課外閱讀的文章內(nèi)容不理解是完全正常的啊,這個媽媽不去幫他反而去打他,教育方式簡直粗暴之極!
另外,這個媽媽雖然高知,可能只局限于她的專業(yè)范圍內(nèi)吧,但對于了解和教育孩子方面上,卻是非常的新手,不要以為,有知識就一定會了解并且善于教育孩子,和孩子相處并且教育他們,父母的智商往往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卻是情商。
何況我們的孩子們,他們雖然對新知識是處于白癡狀態(tài)的,但他們卻有旺盛的學習熱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興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道理古來有之,我不講小容小韜也似乎明白,一篇故事或文章,他們往往讀很多遍,而且有時會要求我講很多遍,雖然我有時會無聊到爆,但對于孩子們來說,每講或讀一遍卻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呢。
前段時間,我還給小容小韜買了一套注音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我給他們的習慣是每天讀一篇,當我發(fā)現(xiàn)兩人理解能力差時,就額外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讀完后,告訴我為什么會這樣,比如有篇“甜食吃多了為什么不好?”他們讀完后我會要求他們用文章中簡明扼要的語句告訴我答案或者他們自己總結(jié)出來也行。但令人驚訝的是,孩子們對知識的吸收度是無窮的,當我們成人憑借半輩子已經(jīng)獲取的知識水平覺得孩子們“太笨”時,小容小韜隨便讀完一篇《X射線器是什么樣的激光武器?》這樣的文章后,面對成人都難懂的術(shù)語小容小韜卻能磕磕巴巴說出答案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樣的無知面前,孩子們的大腦比成人更活躍更善于吸收,于是,我們感動,白癡的孩子們似乎一秒就變成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