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玲瓏剔透的女兒要求買一個漂亮的布娃娃時,你因想到她已有滿屋的布娃娃而猶豫不決。她便眨著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望著你,嘴里不停地小聲懇求,并用小手搖著你的臂,真讓人左右為難。
若買給她,有求必應(yīng),這樣會不會使她養(yǎng)成恣意、任性的習(xí)性?若不買,難道連孩子一個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滿足嗎?即使她擁有很多布娃娃,但并不代表這就是可以舍棄的理由。
有一個皆大歡喜的解決方法,那就是買給她,但是時間要在兩天或更久之后。
這樣的現(xiàn)象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父母對小孩極度寵愛,對他們幾乎是有求必應(yīng),無論是吃的喝的,還是玩的看的,只要一嚷嚷,父母就會"奉命"立即設(shè)法滿足。長此以往,就會導(dǎo)致孩子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方面自制力差,對什么東西都想馬上獲得而不愿花費半點氣力或等待一段時間。針對孩子的這種現(xiàn)象,父母在教育中要注意實施"延遲滿足"的策略,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性格。
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對已為父母的人說:"你知道用什么辦法準(zhǔn)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欲望的便利條件,所以其欲望將無止境地增加。結(jié)果,使你遲早有一天因為無能為力而表示拒絕。但是,由于他平素沒有受到過你的拒絕,突然碰了這個釘子,將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感到痛苦。"
父母的有求必應(yīng)、百依百順,使孩子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勢:我要什么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溝壑似乎越來越深、越來越寬,父母的愛和關(guān)注把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使孩子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得到迅速發(fā)展。
滿足孩子各種各樣的愿望并沒有什么難處,但不能立即、馬上滿足。把愿望太快變成現(xiàn)實會使他想當(dāng)然地認為,只要向父母撒個嬌,任何事情便會輕而易舉、唾手可得。
必須讓孩子明白,不是每個愿望都可以順利地實現(xiàn),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同時,世上事不全是盡善盡美,即使拼盡全力也有得不到的東西。
如此深奧的道理可能會超乎孩子的理解力。作為家長,你只需要在滿足孩子的愿望時,適時地拖延,讓事實告訴他事情進展得并非一帆風(fēng)順,得到一件禮物也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至少他需要等待。
兩天后等來的禮物依然是一份讓人驚喜的禮物。這種延遲在"一分鐘"之后的愛是很好的教育,在片刻的等待之后,幼小的心靈就會悄然懂得珍惜,學(xué)會理解。
延遲式的教育可見于家庭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當(dāng)孩子領(lǐng)著一群小伙伴在家里玩得不亦樂乎,把所有的玩具扔得滿地,整個房間變得亂七八糟時,你的教育、訓(xùn)示必須延遲。因為孩子也有強烈的自尊,若在小伙伴面前駁了他的面子,教育效果將適得其反。
又比如,你明知孩子剛剛?cè)隽酥e,而他正攀上你的肩,晃著你手中的遙控器對你撒嬌,此時"撒謊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被允許的"這句話不妨拖一拖,在他纏著你撒嬌的片刻后再發(fā)作。因為教育延遲在"一分鐘"之后仍然達到它預(yù)定的效果,甚至更好。稍后你可以仍然把孩子親密地摟在懷里,用溫婉的語氣告訴他做人的道理:撒謊是不對的,但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這樣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育的本質(zhì)只有一個,那就是愛。在此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千變?nèi)f化的教育方式,其實都是殊途同歸。"一分鐘"之后的愛意,會讓家長體會到,有一種正確的教育是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