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
。ㄔu分標準:選A得1分,B得2分,C得3分)
請您根據上述標準計算出每題得分以及總分,然后參考下面文字自行判斷寶寶大致的氣質類型。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劃分只是相對的,您的寶寶也有可能介于某兩種氣質類型的中間,屬于交叉型或混合型的。另外,隨寶寶年齡的增長和教育及環(huán)境的改變,氣質類型也會有改變的。
A:容易型——開朗外向喜怒行于色:
總分在15 分至20 分之間的寶寶屬于這種氣質類型。他們的生理機能活動有規(guī)律,節(jié)奏明顯,容易適應新環(huán)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們情緒一般積極愉快,對成人的交流行為反應適度。因而護理起來比較容易,父母也就更愿意對他提供更多的關懷和愛撫,對待他的態(tài)度也更積極。這些都會對親子關系產生積極的影響,增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
B:困難型——易怒難帶:總分在21分至35 分之間的寶寶大致屬于這種氣質類型。他們生理機能活動缺乏規(guī)律,對新事物或新環(huán)境接受很慢。他們情緒總是不好,時常大聲哭鬧、煩躁易怒、愛發(fā)脾氣、不易安撫,在游戲中也不愉快。他們的生活沒有規(guī)律,情緒比較消極,很難對環(huán)境和父母感到滿意,因此往往使父母感到束手無策,甚至認為自己是不稱職的父母,或者對寶寶產生討厭、仇恨等消極情緒。這些都會使寶寶變得不耐煩、困惑甚至對父母產生敵意,從而形成一個消極的循環(huán)圈,這些寶寶護理起來也就更為“困難”。
C:遲緩型——時刻對周圍保持警惕:
總分在36 分至45 分之間的寶寶大致屬于這種氣質類型。他們的活動水平很低,行為反應強度較弱,情緒總是消極而不太愉快,但也不像困難型寶寶那樣總是大哭大鬧,而是常常安靜地退縮、畏縮,對新事物或新環(huán)境適應緩慢。
如果他們在那些父母認為很重要的方面仍然反應遲鈍甚至退縮回避時,父母會認為寶寶“無能”、“膽怯”,往往會采取強迫手段。但這種強迫只能加重寶寶的逃避反應,壓力越大,逃避越強,于是導致一種消極的循環(huán)圈,親子關系日益緊張,并影響寶寶心理多方面的發(fā)展。
不同氣質不同做法
根據研究顯示,寶寶的脾氣性格有50% 是來自遺傳。父母熟知自己寶寶的脾氣后,就要記住寶寶的脾性是天生的,不是后天習得的行為。父母盡量不要過早判斷寶寶的個性,因為初生嬰兒的很多行為反應是受到分娩、藥物和其他因素影響的結果,這些影響要到寶寶3-4個月后才會逐漸減弱。
情景1
爸爸和晨晨一起玩“藏貓貓”游戲。開始時,晨晨還是很遵守游戲規(guī)則,但后來晨晨玩瘋了,一邊把遮掩自己的抱枕不停地丟向爸爸,一邊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爸爸阻止他,但越是這樣說他,他越興奮,跳得越歡。最后,氣得爸爸把晨晨狠狠地教育了一頓。
Tips: 父母可以采取暫停游戲或者剝奪特權等方式。但脾氣性格不是一種故意為之的行為,只是寶寶的個性特點。因此,父母要很明確這一點,同時適當地容忍。
情景2
媽媽帶著小小在小區(qū)的游樂場里玩,有個熱情的小朋友跑來找小小一起玩滑梯。小小面對邀請不但不回答,還跑回媽媽身邊,躲在媽媽身后。媽媽一邊把小小從身后拉向身前,一邊跟小小說不要害羞,催促她大方接受邀請。
Tips: 父母不要過于催促,但也不要后退。應注意尋找途徑,讓寶寶獲得社會交往能力和面對未知恐懼的能力。盡管這些寶寶會感到極度的羞澀,但當你教他一些對付類似情景的技巧時,就能夠有效地推動他們邁入這些令人畏縮的社交場合。通常,他們真正需要的只是克服最初那5 分鐘的不適應。
情景3
小偉整體來說是比較乖的,會自己吃飯,乖乖睡覺,但他很容易發(fā)小脾氣。只要爸爸媽媽不給他喜歡吃的東西或是喜歡玩的玩具,他要不就氣鼓鼓地走向一邊不理人,要不就大哭大叫,有時還會丟東西。
Tips: 父母需要時不時鼓勵寶寶的恰當表現(xiàn),而忽視那些負面的表現(xià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處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會發(fā)現(xiàn)適當控制自己的脾氣,會得到更多的注意。待寶寶年齡再大一些時,可以教他一些積極的方式來釋放怒火和氣憤,比如跑步等。這樣,當他們感到緊張的時候,就可以到外面去跑上一圈,釋放一下能量。這樣,寶寶從小時候就可以開始練習調節(jié)和緩和自己的脾氣,以恰當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
每位父母需要記住的是: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寶寶的氣質性格。無論你的寶寶是困難型、緩慢型還是容易型,關鍵在于坦然接受他們的氣質性格。父母應逐漸學會如何對待不同脾氣性格的寶寶,以幫助寶寶減小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