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們是落入凡間的星星,因為星星在天上不說話,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就是孤獨癥兒童。
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每300至500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患有孤獨癥,在錦州地區(qū),已知的孤獨癥兒童就已逾百余人。由于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都無法找到孤獨癥的致病原因。
孤獨癥兒童在給家人帶來經(jīng)濟壓力的同時,更為其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因此,孤獨癥兒童應該成為社會各界重視、關愛和幫助的一個特殊人群。
錦州地區(qū)孤獨癥兒童已逾百余人
盡管沒有任何語言,但憑借記憶,飛飛還是找出了姥姥藏在角落里的最后一個食品包裝盒。他略顯興奮,飛快地返回客廳,然后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將這個盒子擺在了另外七個盒子的后面。
在正常人看來,這些由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空包裝盒組成的隊列無任何特殊之處,或者說毫不吸引人,但這對今年已經(jīng)10歲的飛飛來說則不同,他可以趴在地上用一上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鼓搗這些盒子。在此期間,如果有人故意將排列整齊的盒子推散,飛飛會用簡單地“啊”來表示憤怒,之后,重新歸攏起盒子,再認真地排列。整個上午,飛飛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玩,他不會主動和任何人說話。
就在飛飛趴在地上對排列盒子發(fā)生濃厚興趣的時候,與他同齡的孩子正端坐在小學四年級的教室里,認真地聽著講臺上老師的傳道授業(yè)。之所以有如此差別,因為飛飛是一名孤獨癥兒童。
與飛飛一樣,今年四歲半的軍軍也是一名孤獨癥兒童。當記者將這個眼眸清澈如水、長著長長睫毛的小家伙攬在懷里,并問其叫什么名字時,軍軍除了掙扎,不做任何回答。他漂泊不定的眼神讓一旁的奶奶心疼不已。
“他出生后七八個月還與正常孩子一樣,也‘咿呀’地學說話。”軍軍的奶奶說,可是到了兩歲半的時候,似乎是在一夜間,發(fā)育正常的軍軍突然什么話也不說了,大人問什么,他也不作答,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聽力有毛病了?視力有毛病了?還是發(fā)音有毛病了?一連串的問號讓軍軍一家人帶著他穿梭在錦州市的各大醫(yī)院之間。檢查的結果讓軍軍的家人覺得不可思議:軍軍的聽力、視力、發(fā)音沒有任何毛病,一切正常。
去年5月,軍軍被送進了幼兒園。但是沒待上半年,軍軍就被接了出來。原因是軍軍不與人交流,被老師和小朋友冷落在一旁,“老師也不管,他站在一個角落里,愿意干啥就干啥!睅状稳ビ變簣@探望孫子,如此情景讓軍軍的奶奶心里可不好受了。去年7、8月,軍軍的脾氣開始變得暴躁,“滿地打滾啊,又哭又鬧!被貞浧鹉嵌尉嘟癫⒉贿b遠的日子,軍軍的奶奶用“心力交瘁”來形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軍軍產(chǎn)生了如此變化?家人一直在尋找答案。后來,他們無意中聽說孤獨癥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于是,2005年10月份,軍軍被父母及奶奶帶著到沈陽一家大型醫(yī)院去診斷,結果是軍軍患有中、低度孤獨癥。盡管從錦州出發(fā)前,軍軍的爺爺反復叮囑,不管軍軍是否是孤獨癥,一家人都要挺住。但當心中那幾絲僅存的希望被醫(yī)生的診斷結果擊破之后,軍軍的父母和奶奶陷入極大的傷心中,“抱著軍軍,我和他媽媽從沈陽一路哭到錦州!
“孤獨癥”也叫“自閉癥”,是英文Autism一詞的中文譯名。溫樹勤,錦醫(yī)附屬三院兒科孤獨癥訓練中心主任。她告訴記者,世界上第一例孤獨癥被發(fā)現(xiàn)是在1938年。那時,美國精神科醫(yī)生凱納觀察到一個5歲的男孩唐納德,表現(xiàn)出一些奇特的癥狀:這個孩子似乎生活在自己獨有的世界里,他旁若無人,說話時你我不分,迷戀旋轉木棍、平鍋和其他圓形物體,對周圍物體的安放位置記憶清楚,同時對位置的變動和生活規(guī)律的輕微變化均感到煩躁不安。后來,凱納又陸續(xù)觀察到10例與唐納德類似的孩子。
“經(jīng)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