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一個考試,然后對所有孩子都說他的成績很好。但是在表揚孩子成績的時候,科學家采取了不同的說法。他們對一些孩子說:“你很聰明,你的考試成績非常好。”而對另一些孩子則說:“你很努力,你的考試成績非常好。”
幾天之后,這些孩子又參加了一次考試,這次,科學家告訴孩子們,他們的成績不如上次好了。面對這樣的結果,那些曾因為“很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戰(zhàn)。這是因為失敗對他們來說只是意味著“還不夠努力”。而那些因為“很聰明”而受表揚的孩子則顯得缺乏對失敗的忍受力,因為他們認為失敗意味著“我笨”。
所以,當你的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了一幅拼圖,你應該告訴他:“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祝賀你終于成功了。”而不要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最能干了。”只要稍稍調(diào)整一下你表揚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明白:成功意味著掌握了一項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種天賦。
* 鼓勵幫助
具備很強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舊能夠快樂前行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有責任感和愛心的孩子。鼓勵你的孩子照顧和幫助他人是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和獨立意識的好辦法。
美國加州大學的兒童心理學家瓦爾納博士在對700名出生貧寒的孩子的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中發(fā)現(xiàn):那些在成年后個性堅韌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的時候就很樂意照顧別人,為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的同時會讓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能力——如果你可以幫助別人改變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
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鼓勵他陪奶奶到院子里散步,小孩子則可以幫助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瓦爾納博士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地抗擊生活的暴風,關鍵在于你是否給他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