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保健操,國外稱之為中國傳統(tǒng)體操。太極拳也是我國目前流傳最廣的健身運動,它集中了古代健身運動的精華,有調理臟腑、疏通經絡、補益氣血的作用。
太極拳動作連貫柔韌圓活,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動中求靜,剛柔相濟,虛實相間,速度均勻,有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練習太極拳對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都有促進作用,并對人體各系統(tǒng)的慢性病有治療效果。同時太極拳是一種全身性運動,能使人體各大肌肉群和關節(jié)都參與活動,因此有助于關節(jié)運動靈活,改善各關節(jié)韌帶的彈性,增強肌肉的張力,對關節(jié)疾病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太極拳的健身作用,是通過練身、練意、練氣來實現(xiàn)的。練身,指的是太極拳姿勢舒適自然,體態(tài)輕柔圓活,肌肉不過分緊張用力,且以腰為中心,有助于改善和增強血循環(huán)和關節(jié)韌帶彈性;練意,指的是練太極拳時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給大腦皮層以良性刺激,使大腦得到安靜休息;練氣,指的是練太極拳時沉靜穩(wěn)定、勻細深長的呼吸,可使呼吸肌得到鍛煉,改善呼吸系統(tǒng)功能和循環(huán)功能。
太極拳的歷史悠久,在我國流傳范圍很廣,演變出了各種派別,如陳式、楊式、武式、吳式等,各有特點,架式也有新、老之分。其中,國家體委公布的簡化太極拳,簡便易行,為人們所喜愛。
練太極拳總的要求是“沉、勻、連、緩”。
首先,要安定精神,排除雜念,身體重心放穩(wěn),姿勢要自然;練習中動作要協(xié)調柔和,速度均勻和緩,整套動作應連貫靈活,綿綿不斷,自始至終一氣呵成。
太極拳的運動量可大可小,對男女老幼、體健體弱者均可習練。體弱年老者練習時可把式子打得高些,或只練簡化太極拳;而體質好的則可把式子打得低些,這樣,運動量相對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