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的渠道已經(jīng)開通,大家注意運用溝通的三個技巧瑤瑤媽媽根本不用批評孩子。在此基礎上,只要耐心引導,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讓我們看看瑤瑤媽媽如何成功解決這一個問題,結(jié)束這次溝通。
當瑤瑤說:"對的,我就是氣不過,可我又不能罵老師,打老師,所以只好說不去上學了。"媽媽也笑了,媽媽說:"我很高興看到其實你還是很懂得尊重老師的,知道老師不能打罵。你愿意聽聽媽媽給你的建議嗎?"這里用到了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的技巧。
"當然咯,我和你說,就是想讓你給我想想辦法呀!""辦法有呀,不過首先,你覺得老師是不是故意冤枉你呢?""那到不是,他剛轉(zhuǎn)過身寫板書。是沒看清。""好,那么媽媽給你兩個建議,一個辦法就是你明天和老師心平氣和的去解釋清楚這件事讓老師知道這件事你沒錯,是老師搞錯了。也許老師會和你說對不起。實事求是,勇于面對問題叫勇敢,一種不錯的品德。你可以去嘗試一下。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你原諒老師,讓事情就這么過去,心里也不再去想它了。原諒別人的無心過錯,寬容和樂觀,也是很好的美德。你可以考慮一下,自己作出決定。"孩子說,那我想想吧,于是瑤瑤轉(zhuǎn)身走入房間,門輕輕關上的時候,媽媽看著孩子沉思的背影,突然覺得孩子長大了許多!
好,那么,到這里,我們通過這個事例給大家展示了運用溝通的三個技巧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讓大家體會到看似簡單的談話,用技巧和不用技巧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我們天天和孩子在進行溝通,我們是否因為沒有運用這些技巧正使父母與孩子溝通困難,使父母與孩子關系走向破裂呢?最后做一個總結(jié),溝通的一個基礎,就是愛和尊重。
三種溝通技巧用心傾聽,善于提問,適當反應,學會同感。當我們只有會傾聽,才能明白孩子的感受,會傾聽,當孩子不高興時,有心事時才會和我們講,我們才有進一步溝通的機會,不讓孩子當然會把事情悶在心里也不愿意和我們說的。第二就是我們不止要聽,還要對孩子的遭遇做出反應,不然孩子會以為我們根本不了解他們的感受,適當?shù)姆磻舱f明了我們想和他們作進一步的溝通。第三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想辦法。當我們不能和孩子意見一致時,肯定是我們之間有沖突,我們不能讓孩子覺得我們總是在發(fā)布命令,這樣只會讓孩子有挑戰(zhàn)的心理哪怕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愿按照我們說的做。細聲漫語的和孩子講道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到解決方法,讓他們心服口服,這樣他們也會尊重我們的,畢竟我們是長輩,沒有那個孩子天生就愛做不聽話的孩子。所以只要教導有方,溝通有道,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我們所說的聽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