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將其選出并把它的標號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本大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是( )
A.《教育心理學》 B.《普通教育學》 C.《教育心理大綱》 D.《實用教育心理學》
2. 隨機通達教學最早由( )提出。
A.皮亞杰 B.羅杰斯 C.馬斯洛 D. 斯皮羅
3. 我國的教育基本法律是(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 《憲法》中有關(guān)教育的條款C. 《憲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wù)教育法》
4.嬰幼兒大肌肉動覺準確性的發(fā)展,比小肌肉動覺的發(fā)展( )
A.晚 B.早 C.不明顯 D.時間差不多
5.在教師與家長的關(guān)系上,下列哪一種觀念是正確的?( )
A.以教師為主,家長為輔 B.家長與教師是平等的教育主體
C.以教育能力較強的一方為主 D.在園以教師為主,在家以家長為主
6.對幼兒園活動的正確理解是( )
A.兒童盡情地隨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課程的要求活動
C.為兒童舒展筋骨而進行活動 D.教育過程就是活動過程,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7.幼兒對語法的意識( )
A.從4歲開始明顯出現(xiàn) B.從5歲開始明顯出現(xiàn)
C.從3歲開始明顯出現(xiàn) D.從6歲開始明顯出現(xiàn)
8.兒童記憶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 )
A.記憶范圍的擴大 B.記憶廣度的擴大
C.工作記憶的出現(xiàn) D.把識記材料聯(lián)系和組織起來的能力有所發(fā)展
9.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
A.示范性 B.主體性 C.間接性 D.連續(xù)性
10.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撫養(yǎng)方式是( )
A.權(quán)威型 B.專制型 C.溺愛型 D.忽視型
11.學前教育目標即( )
A.教育目的 B.學前教育方針 C.學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學前兒童階段的具體化
12.美國心理學家( )用雙生子樓梯的實驗,說明了生理成熟對學習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賓浩斯 B.皮亞杰 C.格塞爾 D.埃爾金德
13.人們描述幼兒教師是幼兒“生活中的媽媽,學習中的老師,游戲中的伙伴”,這說明幼兒教師的勞動具有( 的特點。
A.純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長期性 C.精神生產(chǎn) D.多重角色
14.在安靜的教室里,一位同學的鉛筆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這種現(xiàn)象是( )
A.無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效刺激物
15.記憶過程包括( )
A.識記、保持和遺忘 B.識記、再認和回憶
C.識記、保持和聯(lián)想 D.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
16.教育幼兒的前提是( )
A.細心 B.耐心 C.愛心 D.童心
17.家園聯(lián)系中最快捷、最靈活的方式是( )
A.咨詢活動 B.家長委員會 C.家長學校 D.電話聯(lián)系
18.3歲幼兒自己活動時顧及不到別人,只能自己單獨玩,是因為( )
A.游戲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D.與教師的教育有關(guān)
19.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動機往往是( )
A.直接動機,動機與目的是不一致的 B.間接動機,動機與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動機,動機與目的是一致的 D.間接動機,動機與目的是不一致的
20.幼兒教師在示范時往往采用“鏡面示范”,原因是( )
A.幼兒是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的 B.幼兒好模仿 C.幼兒分不清左右 D.幼兒看得更清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
1.自我意識 2.表象 3.學前兒童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