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術
(一)什么是美術
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zhì)材料(如紙張、布、絹、顏料、泥、石、木、金屬等),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如線條、形體、色彩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對客觀世界及具體事物的認識、思想感情和審美意識,以供人們欣賞為目的的一種藝術形式。
這個概念,包括以下基本涵義。
1.美術活動的開展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zhì)材料。即進行美術活動,不僅需要運用人體的某些部分,如眼、手、腦等,還需要借助人體以外的物質(zhì)材料,如繪畫所用的紙、墨、筆、顏料、布等,雕塑所用的泥、木、石、銅、刀等。
2.美術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是線條、形體和色彩,展示其獨特的藝術語言。
3.塑造的藝術形象是可視的。即作者通過視覺形象的塑造,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情感。
4.人們通過對視覺形象的欣賞,感受和理解作品中美的內(nèi)涵,得到美的享受與體驗。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美術與其他藝術形式,如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攝影等有相同之處,即都是通過塑造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xiàn)客觀生活和作者的直觀感受,具有藝術的一般特征,但同時它又表現(xiàn)出與其他藝術的不同之處,即自身的獨特性。
其一,它所運用的物質(zhì)材料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運用發(fā)聲器官或樂器(聲樂用發(fā)聲器官、器樂用樂器),舞蹈運用形體,攝影運用照相機,電影運用攝影機等,美術用的是紙、筆、顏料、刀、泥、墨等。
其二,運用的藝術語言符號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運用的是旋律和節(jié)奏,舞蹈運用的是經(jīng)過提煉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而美術運用的是線條、形狀、色彩,通過造型、構圖、設色來創(chuàng)造可視的藝術形象。
(二)美術的基本特征
美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書法篆刻。作為藝術的一大門類,它具有與其他藝術門類不同的特征。
1.造型性和視覺性
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都體現(xiàn)為具體可視的占有一定空間形式的實體。美術通過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了某種造型。這種造型應當是外形與內(nèi)涵的統(tǒng)一體,即通過可視的外形表達蘊藏于深層的神韻與情感。同時,這種造型作用于人們的視覺器官,產(chǎn)生審美感受。
2.瞬間性和永固性
美術作品是靜止的,即使描繪一個運動的過程,也只能截取某個瞬間。但這個瞬間一旦被作者創(chuàng)造成可視的藝術形象,就永久固定下來。
美術作品中理想的藝術形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凝煉,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效果,使得它在藝術王國里獨樹一幟,贏得永恒的魅力。
二、幼兒美術
(一)什么是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指的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它反映了幼兒對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情感和體驗。
幼兒的美術活動,大致可分為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
1. 幼兒繪畫是幼兒運用簡單的物質(zhì)材料(如蠟筆、彩色水筆、毛筆、顏料等),通過線條、形體、色彩等表現(xiàn)形式,在紙上塑造可視的形象的美術活動,以表達幼兒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1)幼兒繪畫從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上區(qū)分,可分為彩筆畫、毛筆畫、棉簽畫、印章畫、手指畫、拓印畫、蠟筆水彩畫、吹畫、滾畫、噴灑畫等。
彩筆畫包括用蠟筆、油畫棒、彩色水筆、彩色鉛筆等工具在紙上繪畫。
毛筆畫包括水彩畫、水粉畫和水墨畫,它們是用毛筆和不同的顏料進行繪畫。
印章畫是用橡皮、土豆、蘿卜等的切面,以及用積木、筆帽、牙膏蓋或紙團、布團、手、腳等蘸上顏料蓋印在紙上。
手指畫是幼兒用手指蘸上顏料在紙上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