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點觀察:案例《游戲大王——劉清》
【案例一】這段時間,劉清特別喜歡扮演游戲中顧客的角色,并說出了他的理由:“因為做顧客可以逛好多店呢!我最喜歡到街上去玩。”今天劉清來到了醫(yī)院“看病”,他用手捂著嘴巴,表情很難受的對醫(yī)生說:“我牙痛,快點給我看病。”可醫(yī)院里很忙,醫(yī)生沒有馬上接待他。劉清繼續(xù)提醒醫(yī)生:“醫(yī)生,我牙痛,我牙痛,我要看病。”在說話之時,劉清仍不忘把手捂著嘴巴,神情依然痛苦。終于輪到劉清看病了,還沒等醫(yī)生發(fā)問,他就迫不及待的說:“我牙痛,要掛鹽水,要住院。”說完自己一個人睡到了病床上,醫(yī)生開始幫他掛起了鹽水。
【指導策略】在該游戲中,劉清表現(xiàn)的很有主見,角色意識非常明確,至始至終他就是一位牙痛需要看病的患者。但在交際中,劉清顯得“得理不饒人”,似乎他想怎么樣就該怎么樣,別人需要服從他,“自作主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于這樣扮演能力較強卻過多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成人需要給予的是合理的支持與必要的提示。例如:可以拍錄下劉清的游戲鏡頭,與大家一起觀看、交流,在肯定孩子優(yōu)秀表現(xiàn)的同時,提出一定的討論話題:病人生的病可以自己隨意判斷嗎?病人該怎樣與醫(yī)生進行語言的交流?
3、對比觀察:案例《沒人理睬的維生素》
【記錄】購物屋里的商品琳瑯滿目,所以顧客的人數(shù)總是比較多?粗鴮з弳T胡嫣語忙得滿頭大汗,我就一邊幫助她一邊與其交談:“購物屋什么商品比較受顧客們的喜歡呀?”胡嫣語想了想回答:“顧客們都喜歡買玩具給娃娃玩,還有吃的東西也賣得多。”“是嗎?你觀察的真仔細,是個優(yōu)秀的導購員哦!那什么商品基本上不受顧客們的喜歡呢?”胡嫣語一下子就舉著一大籮筐的維生素保健品說:“看,就是這些瓶子了,今天一瓶都沒有賣出去。”我追問:“那你知道瓶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嗎?”胡嫣語搖搖頭:“不知道,可能是藥片吧!”
【指導策略】在下一次角色游戲之前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我將把“維生素”的購買細節(jié)作為介紹的重點,讓孩子們在理解的基礎上來接受“維生素”。1、向孩子們介紹各種維生素的字母標記與功能。2、擔任快樂購物屋的導購員必須把幾種常見的維生素的作用分清楚,并在細心詢問的前提下幫助顧客做出正確選擇。3、“快樂購物屋”的保健品專柜與“健康咨詢屋”的醫(yī)生形成友好的合作關系,例如:如果醫(yī)生遇到牙齒發(fā)育不好的“病人”可以建議他到購物屋去買鈣鎂片……角色游戲是以孩子們?yōu)橹黧w的意愿游戲,教師只有把目標記在心里,并把握孩子的一些有規(guī)律的東西來加以分析與引導,這樣角色游戲才會更生動、更受歡迎、也更有價值。不過,孩子的游戲中除了有規(guī)律地東西還有一些很隨機的東西需要教師善于捕捉、幫助完善、扶植萌芽,使之發(fā)揚光大。以上講到的一些案例,都是教師在孩子的游戲進程中從不同的角度所觀察到的屬于無意識的游戲行為或偶發(fā)事件。這里就更需要教師具有靈活性以及正確的兒童觀,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問題。也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會從孩子的觀點來獲得靈感,并將之轉化為孩子們輕易接受的東西,讓孩子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涉取。
二、多方位解讀——在接納與品味中走進孩子的游戲世界。
1、解讀孩子的游戲行為:案例《只玩新游戲的孩子》
【記錄】游戲開始了,今天新設了游戲《出租車》。兩輛車子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他們都“哇塞”地叫了起來。接下來由誰當出租車司機成了孩子們的熱門話題,最終由孩子推選出了比較安靜、內(nèi)向的李潤和舒志誠來開出租車。游戲進程中,只見周倍慶快速跑到銀行取了錢,乘上出租車就出發(fā)了。到站就付一塊錢,馬上又乘上出租車回來。這樣反反復復,整個游戲時間他就是坐出租車樂此不疲,其他什么也沒做。對于他的這種行為老師已經(jīng)說了好幾次,但收效不大。這樣的孩子在游戲時到底該安排什么角色才能扭轉他的這種現(xiàn)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