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你的角色就是孩子,你該在屬于自己的年輕時間里,怎樣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呢?這個問題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清楚的,即便這些孩子知道自己目前的工作就是孩子,但是在實際中,孩子未必真的能夠從內(nèi)心認可,到了行動中也未必找到自己的位置,正是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這些家長來教育來引導他們。
未成年人的特點就是個性未定,思想未定,心理未定,變數(shù)極大,情緒起伏較大,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決定了孩子中大多數(shù)人是難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哪怕作為成年人,無論是家長還是父母,費盡口舌,也很難輕易改變他們的想法,使他們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的角色是什么?就是得幫助和引導孩子在搞好學業(yè)的同時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這句話說起來容易,絕大多數(shù)父母心里極為清楚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但是具體面對個性鮮明的孩子,活潑且難以控制的孩子。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想幫助孩子并能夠引導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位置的父母一般情況下都是那種熱愛教育工作,熱愛自己的孩子,他們付出無數(shù)的時間與精力來幫助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因為自己是他們的父母,就應該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這些父母肯定會用心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思想狀態(tài),學習的狀態(tài),而且是不會隨意去干涉孩子的學習生活,而是盡可能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在了解孩子需要之后再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尋找合適的機會與他們溝通交流。這些父母不會板著臉教訓孩子,更不會因為孩子遇到困難就指責孩子,批評孩子,而是盡可能聆聽孩子的心聲,盡可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必要而到位的幫助,讓孩子感覺父母是知心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長輩。
孩子是動態(tài)變化的,不可能和書本一樣由父母使喚,是需要父母時時刻刻關注們,才可能真正把握和了解他,才可能尋找到合適的教育時機,才可能幫助他。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引導與幫助,但不是需要父母施舍與指責,是需要父母在恰當?shù)臅r間用恰當?shù)姆椒▉硪龑c幫助。這種幫助就跟喝水一樣自然,不是刻意去尋找,不是擺出一種姿態(tài),而是像風一樣,像空氣一樣,來到他們身邊,讓他們感覺自己這是他們需要的。
要讓他們有理想,不是父母唱高調(diào),不是父母教訓他們應該怎么做,而是讓他們在生活經(jīng)歷中感悟到,體驗到,讓他們自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思索,進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缺點。作為父母,只是提醒他們明白自己是到了必須調(diào)整的時候。孩子能夠接受,我們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如果不是這樣,即便我們?nèi)绾螐妱菀彩菚簳r,并不能真正幫助和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