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wǎng)上有個熱門話題:
“父母情商低會給后代帶來多大的影響?”
以下的對話,很多年輕人在生活中與父母對話會出現(xiàn):
最后我們往往會選擇永久對父母關閉自己的內心世界。
父母盡職盡責地撫養(yǎng)著孩子,但是他們日復一日無意中的言語損耗,在我們的童年和少年的內心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形空洞。
低情商的父母絕大多數(shù)是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娃!
育兒不是易事,但絕不是無跡可尋!
脾氣暴躁的父母,難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容易養(yǎng)出脾氣暴躁的孩子,要么孩子性格會很懦弱。
凡事愛斤斤計較的父母,心里沒有他人,只惦記著自己的利益,那么也沒人會喜歡跟這類自私自利的人來往。
還有一類父母性格悲觀、負能量爆棚,對孩子總是各種打擊,孩子自然會畏畏縮縮,遇事不敢向前。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有高情商的父母,才會有高情商的孩子。
這是一個育兒最好的時代,因為資訊獲取便捷,學習方式多樣。
這也是一個育兒不那么好的時代,因為育兒焦慮被過度放大。
如何不被時代拋棄,養(yǎng)出高情商的孩子?
好好說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父母情商低,則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深刻的負面影響。
高情商的父母,都是相似的;低情商的父母,卻各有各的風格。
明明是該鼓勵孩子的時候,一張口全是否定和貶損。
明明是關心孩子的時候,卻先用責備的語言一通怒吼。
明明可以平和講述,卻總是用反問句來回答問題。
而高情商的父母則不然,往往采取比較溫和的方式,效果卻出奇的好。
孩子不看書,父母會主動看書,用身教代替言傳。
孩子寫作業(yè)拖沓,不是直接開罵或者嘮叨,而是告訴他后果,讓他自己承擔后果。
孩子考試不及格,不是責罵和打擊,而是安慰和鼓勵,和孩子一起找方法等等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正面管教。
當我們動不動給孩子貼標簽,大吼大叫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當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煩、大委屈的時候,怎么可能第一時間想到跟父母說呢?
明明彼此之間有愛,偏偏就是要把對方推開,我相信這不是父母的初心。
最好的養(yǎng)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那些在好好說話語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也會因為善于溝通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情緒管理是高情商父母的必修課
如果好好說話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那么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則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教育孩子,就是首先從提高父母的情商開始。
控制自己的壞情緒,傾聽和覺察孩子的情緒,將我們的愛表達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和行動。
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或道德綁架,以讓孩子背負內疚感,這對孩子的精神傷害是巨大的。
在父母的態(tài)度里,孩子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
高情商的父母,不僅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疏導孩子的情緒。
只有接納他們的情緒,尊重他們的想法,照顧他們需求,才會讓孩子在智育的發(fā)展中讓情商也慢慢成長。
以身作則,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么樣,關鍵在父母。
因此,你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要首先成為什么樣的人。
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從來不是物質的富足,而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則。
你好了,孩子才會好;你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