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行為偏差,會在學習、與人交流、適應社會等方面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輕者影響今后的學業(yè)、就業(yè)和生活,嚴重的誘導反社會行為。早期發(fā)現(xiàn)和干預將有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些問題行為不是疾病,也不是靠打針吃藥能夠解決的。父母和老師需要加以認真發(fā)現(xiàn)、鑒別,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
一、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難以完成任務,在幼兒園坐不住,來回走動。
二、偏食挑食,吃飯慢,不肯吃硬的食物。
三、明顯多動。
四、過分依戀,纏人。
五、不適當?shù)奈毙袨椋ㄎ蹦粗、毛巾等物品)?BR> 六、孤僻,難與同伴交往。
七、過分好強,處處爭第一,受不了一點挫折和批評。
八、每天癡迷于電視、游戲機達數(shù)小時。
九、違拗性嚴重(不聽指令,與父母或老師對著干)。
十、有睡眠問題(難入睡、夜啼、夜驚、夢游等)。
采編自: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