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為孩子天生就該聽自己的話
這種觀點是影響我們最深刻的民族垃圾。
孩子根本不聽我的,這是很多家長常說的一句話,如果你隨便部一個家長你孩子最讓你心煩的問題,十之八九會有“孩子不聽話。”而我們要求孩子聽我們話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我是他爸,我是他媽,你必須聽我的。”
如果一個家長強行讓一個孩子必須聽他的,有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被奴役的心理,這時候如果他聽你的,是因為你比他強他,他需要你養(yǎng)著----導致支配;另一種是他擁有我的身體,甚至我的精神,所以我是他的財產(chǎn),這樣在孩子成年后會產(chǎn)生兩種根本性的性格特征:要么支配別人,奴役別人;要么被人支配,被人奴役。就是無法擁有平等的觀念和獨立的人格。
如果你想讓孩子聽你的話,也有兩個原因:一是你說的話是對的并且對他有好處;二是你們相互約定好必須按規(guī)則。
十二、認為學習過度會傷人
目前,我們的教育是被卻的,是添鴨式的、強迫式的教育。我們的家長也這樣做,使孩子才覺得自己越
來越累,如果我們能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快樂的學,主動的學,那么學習應該是很輕松的事。
因為人腦的潛能是無限的,最偉在的科學家也沒有用到自己所有腦力的百分之幾,所以讓孩子感到累是的他心靈疲憊,而不是大腦不夠用了。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積極的去尋找讓孩子快樂學習的方法,讓孩子學習起來是那么輕松有效。
十三、認為打了孩子哄好就沒事了
打罵孩子是父母教育中最惡劣的一種方法。在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是自己的,打一下罵一下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并且認為孩子還小,打完后孩子就記了,其實打完孩子后哄一哄,表面上孩子是沒事了,但是他被打罵的感覺會永遠存留在潛意識里,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仇視父母,這樣只能致使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美國有句很著名的話,“孩子是通過父母來到世界上的,但他不是為了父母來的。”因此,父母從來就不應該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所有物,而應將孩子當做獨立于父母的社會人。所以父母要做的首要一件事,就是改變對親子關系的認識。
十四、認為自己所有的犧牲孩子都看在了眼里,應該感恩
在這里我講一個故事,一個單親媽媽,兒子三歲是失去了愛人,雖然條件優(yōu)秀,但為了孩子不受氣,便沒有再婚,而是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把一切能代孩子做的事都做了,甚至孩子上高中離開縣城,母親把原來很好的工作辭了,到孩子上學的學校附近修鞋,天天看著兒子,怕他學壞,怕他在需要自己的時候找不著自己;高中畢業(yè)的兒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這位“可敬的母親又隨來到兒子上大學的學校當了一名清潔工。最后的結(jié)果是兒子犯罪被判了刑。進了監(jiān)獄的孩子卻拒絕母親的探視,而是傳來一張紙條“我覺得現(xiàn)在是我活的最輕松的時刻,我終于不用天天面對你了。”
母親不愛他的孩子的嗎?可問題就出在了母親太不會愛孩子了。
十五、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作為父母當然得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給孩子提供衣食同時也必須提供教育條件。但是我認為我們的父母大多都走入了一種誤區(qū),那就是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多的期望,讓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父母的這種期望無疑有些自私。對待孩子不必強加很多東西給他,在我們周圍常?吹竭@樣的情景:父母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鋼琴、書法、舞蹈……我在想,我們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全才”還是“專才”,有沒有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文藝全才?
不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思考的時間和思維的空間,讓他們敢于大膽地設想、敢于創(chuàng)新。只要我們注意讓孩子多動腦筋,遇事主動想辦法,成為一個聰明的有所創(chuàng)新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