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暴君”為何而生?
1.兒童辨別是非能力差是攻擊性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寶寶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他們不能很好的辨別是非對錯,所以,當電視、電影、游戲中的暴力行為出現(xiàn)時,他們便會模仿學習,還以為這是英雄的行為呢。而且這樣的攻擊性行為還會在同伴之間傳播,大家都認為這樣做很神氣。
2.攻擊行為經常是不愉快情緒的自然發(fā)泄
如果寶寶情緒過度低落,或者大人總是讓他們做他們不愿意做的事,這時,孩子就要發(fā)泄不滿的情緒了,他們的發(fā)泄方式不像成人那么多樣化,可以聽音樂、散步、運動,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的宣泄方式非常簡單,常見的是大哭,當然,產生攻擊性行為也是其中的一種。
3.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不正確,方法不得當
孩子做錯了事情,有的父母不分事由便打孩子,寶寶便產生了抵觸情緒,對爸媽的這種行為感到不滿,他們會把這種行為轉嫁到別人身上,從而形成了攻擊行為。
那么家里有個“小暴君”該怎么辦呢?一般的說教往往都收效甚微,究竟該怎樣才能將他們的“野蠻行為”化為烏有?
1.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使攻擊性行為無從而生
相比成人來說,孩子的行為更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我們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才能促進寶寶的良好發(fā)展。提供足夠的空間、書籍和娛樂器具等供孩子選擇,盡可能避免電視、電影、游戲等暴力行為的刺激。
首先,爸媽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點和長處,然后,根據(jù)孩子的特點,為孩子開辟一小塊屬于他們自己的空間,給他們想象的自由,拓展他們的思維。爸媽可以為孩子搭造一個書架,給他們創(chuàng)造閱讀的氛圍,奠基他們的知識。爸媽還可以為孩子提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鍛煉他們的計劃能力以及決策能力。給寶寶創(chuàng)設這樣的環(huán)境來替代電視、游戲對寶寶的誘惑,就會減少他們模仿而來的攻擊性行為。
2.教會孩子如何宣泄自己的感情
每一個人在成長中不可避免地會體會到煩惱、挫折等負面情緒,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此時就需要爸媽合理地引導孩子把負面情緒宣泄出來。當孩子受了委屈時,爸媽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