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
(1)教師在制作沙漏時,用剪刀在瓶蓋上戳洞,洞有大有小,可以有兩個或三個洞。(見“自制沙漏圖1”)
(2)在同時倒轉(zhuǎn)沙漏的過程中,請幼兒觀察、比較瓶蓋眼大小與沙子流速的關(guān)系。
教師指導(dǎo)建議:
●定期檢查沙漏,避免沙漏漏沙。
●可以請幼兒自選沙漏進行比賽,看誰的沙漏沙子流得速度快,提醒幼兒要同時倒轉(zhuǎn)沙漏,確保實驗效果的準確性。
●注意引導(dǎo)幼兒觀察沙子的流速,并能記錄觀察到的結(jié)果。
●搜集資料向幼兒介紹沙漏的歷史,知道沙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
拓展與替代:
◆在沙漏中放入小米、綠豆或黃豆等谷粒制作成米漏。
◆請幼兒同時倒轉(zhuǎn)米漏,觀察不同瓶口谷粒流動的速度。
附:科學(xué)小知識
給沙子一個外力,沙子就能流動起來,不斷地翻轉(zhuǎn)沙漏就等于給了沙子一個外力,所以沙子能夠流動起來。沙子的流速與沙漏瓶口的大小和瓶蓋眼的數(shù)量、直徑大小有關(guān):瓶口越大、瓶蓋眼越多且直徑越大,流速越快;瓶口越小、瓶蓋眼越少且直徑越小,流速越慢。
沙漏也叫做沙鐘,是一種測量時間的裝置。沙漏由上下兩個相同的瓶子組成,中間用狹窄的連接管道連在一起,上部瓶子所蠱的細沙通過中間細管慢慢流入底部瓶子中,這一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可以被用來對時間進行測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流到底部瓶子里,該沙漏就可以被顛倒以測量時間了。這種沙漏的優(yōu)點是可以兩面使用,翻過來,底部就可以成為上部繼續(xù)使用。
9、自制噴泉
材料準備:兩個大一些的空飲料瓶(如雪碧瓶)、大頭釘、水
制作方法:
(1)在一個雪碧瓶的瓶身一側(cè)豎排用大頭釘扎若干個直徑大小相同的小孔。
(2)在另一個雪碧瓶的瓶蓋上扎數(shù)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小孔。
實驗操作:
(1)讓幼兒在第一個瓶子中裝滿水,水會從瓶身的小孔中噴出來,且水噴射的距離不同。
(2)讓幼兒在第二個瓶子中也裝滿水,并擰緊瓶蓋,然后用力擠壓瓶身,水會象噴泉一樣從上面噴出來。
指導(dǎo)建議:
●操作第一個瓶子時,教師要注意引導(dǎo)幼兒觀察哪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遠,哪一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近,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結(jié)果。
●操作第二個瓶子時,教師要引導(dǎo)幼兒感受用力大小對形成噴泉大小的影響。
拓展與替代: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帶領(lǐng)幼兒觀察戶外噴泉。
附:科學(xué)小知識
水的壓力由水的深度決定,水越深,水壓就越大;水越淺,水壓就越小。所以,在瓶身上的小孔直徑相同的情l)下’從瓶子底部噴出的水噴射得最遠,頂部噴出的水射出的距離最近。此外,當用力擠壓瓶身時,瓶子中的水同時受到壓力的影響,從大小不同的小孔中噴射出來。擠壓越用力,水壓越大,噴泉越大。
10、自制泡泡水
材料準備:洗衣粉、餐洗凈、肥皂片、小勺子、水、杯子。
實驗操作:請幼兒任意選擇一種材料放入水杯里攪拌做成泡泡水,吹泡泡玩。
指導(dǎo)建議:
●提示幼兒用各種材料做泡泡水,看看哪一種材料溶解的速度快,哪一種材料容易吹出泡泡來,以及材料和水以多大的比例結(jié)合吹出的泡泡才又大又多。
●帶幼兒到戶外吹泡泡,引導(dǎo)幼兒觀察泡泡表面的色彩變化。
●提醒幼兒不要把泡泡水吸到嘴里。
拓展與替代:
◆在幼兒自制泡泡水時,可以提供鹽、糖等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引導(dǎo)幼兒對比實驗。
◆讓幼兒在洗手、洗臉、刷牙時注意觀察是否有泡泡生成。
附:科學(xué)小知識
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張力而形成的。通常水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與空氣之間的吸引力強,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樣,但如果水分子之間過度黏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洗衣粉“打破”了水的這種表面張力,它把表面張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狀況下的1/3,而這正是吹泡泡所需的最佳張力。
泡泡水的調(diào)配比例會影響吹泡泡的效果。一般,以2份餐洗潦加6份水調(diào)出的泡泡水即可使用。甘油是一種吸濕液體,它與水結(jié)合會形成一種較弱的化學(xué)黏合劑,減緩水的蒸發(fā)速度。因此,為了使泡泡不那么快消失,可以在泡泡水里放入一些甘油。通常情況下,吹泡泡溶液最佳配方為:2份餐洗凈、6份水和1—4份甘油。透過泡泡我們能夠看到七彩光,這是因為光線穿過肥皂泡的薄膜時發(fā)生折射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