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幼兒園改變傳統(tǒng)、封閉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孩子完全投身于自然界,身臨其境地感受風霜雨雪,觀察春夏秋冬。在陽光和新鮮空氣的沐浴下,孩子們無拘無束,健康成長,從中他們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3.豐富的環(huán)境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當?shù)丨h(huán)境教育資源,如環(huán)境教育中心、自然博物館及國家公園等環(huán)境教育機構,是德國幼兒園的另一戶外教學途徑。德國幾乎每一個市鎮(zhèn)都有類似機構,它們一方面承擔著培訓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的任務,另一方面為學校提供戶外活動的場所,因為校園的環(huán)境資源畢竟有限。這些機構每年提供一份菜單式的活動計劃,不同層次的學校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活動內容,并在約定的時間帶孩子們去聽取由環(huán)境教育中心等機構配備的專業(yè)教師的講課。對于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的幼兒來說,這些機構采取的直觀、生動、綜合、互動的活動方式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法蘭克福的環(huán)境教育中心(Naturschutzhaus)主要是讓孩子們觀察動物、經歷種植過程、食用有機蔬菜以及學習如何減少浪費等。“中心”有真正的蜂窩、鳥巢,供孩子考察學習用。其中既有專業(yè)教師極富人性化的解說,又有嚴謹、科學的文字解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獲得需要的知識。有些活動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如孩子們蒙上眼睛赤腳走過鋪有泥土、石子、松子等不同材料的地面,并用手觸摸旁邊的植物,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特性。
卡塞爾的水實驗中心(Wassererlebnishaus)也是一個學習自然環(huán)境知識,聯(lián)絡人與自然之間感情的好地方。這里展示了以水為主題的各種設備和裝置,如水的循環(huán)凈化系統(tǒng)模型,水流沖擊堤壩導致淤泥堆積的模擬裝置,以及水車將水由低處引向高處的模型,等等。這里有齊備的水桶、撈網、放大鏡,孩子可以捕撈、觀察各種水生物;這里有琳瑯滿目的工具間,供孩子動手探索自然的奧秘;這里還有孩子們建造的“昆蟲旅館”,吸引著各種各樣的昆蟲來安家落戶。這里所有的設備與裝置處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兒童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卡塞爾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這里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木頭圖書館,匯集了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樹木。一種樹木做成一本書的形狀,里面掏空放置這種樹的葉子、果實等標本或蠟制品。不需任何文字說明,孩子便可一目了然地了解這一植物的基本特性。這里除了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標本以外,還有一些活的動物。我們參觀時展覽的主題是“冰河時代”,館內展示了冰河時代的各種生物以及遠古人類生活的場景。另外,這里還特地準備了一個手工車間,為孩子們——這些“石器時期的藝術家”提供制作各種手工藝品的用具和材料。
從幼兒園就開始的浸潤于環(huán)境之中、讓孩子們親身參與的環(huán)境教育,無疑對德國公民的環(huán)境意識與環(huán)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中國“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先生所說:“沒有孩子生來不愛樹林、池塘、草地,不愛野花和小鳥的。如果他們漠然,那是現(xiàn)代都市生活對童心的歪曲。讓孩子們,特別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親近大地,帶領他們在自然里做游戲,去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來應有的和諧和平衡,這不僅是為了環(huán)境教育,也是對稚嫩心靈的撫愛和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