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日的來歷
1996年,國家教委、勞動部、公安部、交通部、鐵道部、國家體委、衛(wèi)生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確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日。
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fā)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教育來自生活,又為生活服務"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自護意識應從培養(yǎng)其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開始。習慣養(yǎng)成的好,終生受其益,習慣是自動化的條件反射,是指不需要反復思考和再三選擇的"自由"而生的行為。習慣成了自然,輕松就在其中了。
幼兒園中該如何做
在幼兒園中,首先要讓幼兒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才安全,怎樣做不安全。眾所周知,幼兒年齡小,自覺性和自制力都比較差,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又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師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給幼兒方法外,還應注意督促和檢查,經(jīng)常提醒,使幼兒良好的習慣不斷得到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動。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從冰箱中拿出的東西先聞一聞、看一看,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我平時非常注意幼兒這些生活小節(jié)的訓練,幼兒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做,決不包辦代替,這樣,幼兒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各安全教育日主題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題分別是:
1996年:"全社會動員起來,人人關心中小學校安全工作"
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確保平安"
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2000年:"保證中小學生集體飲食安全,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2001年:"校園安全"
2002年:"關注學生飲食衛(wèi)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學生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004年:"預防校園侵害,提高青少年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006年:"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2007年:"強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諧校園"
2008年:"迎人文奧運,建和諧校園"
2009年:"加強防災減災,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
2010年:"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學生平安"
2011年:"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
2012年:"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
2013年:"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