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身材走樣,又擔心胎寶寶營養(yǎng)不足,所以有的孕媽媽就吃得很少,用各種各樣的保健品補充營養(yǎng)不足;而有的孕媽媽則認為只有新鮮的食物才更健康。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孕婦專用營養(yǎng)補充品,應不應該選擇?又該如何選擇呢?補充保健品和補充藥物有什么區(qū)別?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補品,不起藥效作用,在原建議量的基礎上多吃一點少吃一點都不會有大礙,但通過藥補的話必須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量。
Q & A
貧血且缺鈣是否應該在補充綜合營養(yǎng)素的基礎上再特別補血、補鈣?
是的'因為若已有貧血、缺鈣的相應癥狀則表明身體對血、鈣的缺失已很多'僅僅是補充綜合營養(yǎng)素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應再額外的有針對性的補充身體所需物質。
有習慣性流產(chǎn),醫(yī)生給開了維生素E ,能否用維生素復合劑代替?
不能'因為一方面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維生素復合劑所含維生素E的量達不到治療流產(chǎn)所需劑量;另一方面,過多的補充身體不缺少的其他維生素類型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健康'例如過多的維生素A就可導致胎兒畸形。
吃補鐵的藥感覺惡心,能否用補鐵的保健品或保健食品代替?
可以'保健品可減少對胃腸的刺激'減輕服用藥物時帶來的惡心感覺'而且其中的鐵劑也易于被人體吸收。
鐵
吃富含鐵的食物有豬肝、瘦肉、雞蛋等'這些都含有豐富的血紅蛋白鐵和肌紅蛋白鐵。有些食物,如菠菜、蛋黃,鐵含量很豐富,卻不能吸收。容易吸收的含鐵食物有肝臟、豆類食品、燕麥、大麥、牛肉、雞肉、泡菜、甜菜、馬鈴薯、櫻桃、葡萄干、南瓜、沙丁魚及蝦等。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青椒等)與含鐵質的食物一起食用,可促進鐵質的吸收,而奶、咖啡、茶和抗酸劑等則會妨礙鐵質的吸收。
補鐵質攝入不足的話很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對準媽媽及胎兒都有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
會導致早產(chǎn)或生下低體重兒,胎兒也可能患上缺鐵性貧血。含鐵質的口服制劑一般選擇乳酸亞鐵型補鐵保健品,乳酸亞鐵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和利用。
《母子健康》建議:孕早期,準媽媽每天至少應攝入15~20毫克鐵;懷孕晚期,每天應攝入20~30毫克鐵。
蛋白質
吃奶、蛋、肉、魚及乳制品中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豆類(包括大豆、花生等)、谷類及部分蔬菜中的蛋白是不完全蛋白'只有將兩類食物搭配食用(如乳制品與蔬菜,谷類與肉類共同食用)'才能獲得必需的蛋白質營養(yǎng)'滿足胎兒和孕婦的需要。
補蛋白質是構成寶寶機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妊娠后期,胎兒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如果母親蛋白質不足,則會影響胎兒的成長發(fā)育。市面上有些補充蛋白質的蛋白粉或營養(yǎng)補充劑'但如果不是特殊體質,不是醫(yī)生的特別建議,準媽媽最好還是從自然食物中,而不需要靠營養(yǎng)補充劑來補充蛋白質。
《母子健康》建議:無論吃或補都應該首先知道準媽媽每天需要的蛋白質量;以體重60kg計算'體重減4為基礎再加30的常量'則為54g+30g=84g,即每日需攝入蛋白質84g。
維生素
吃維生素幾乎見于所有的食物,綠色蔬菜和胡蘿卜、動物內臟中有較多的維生素A;粗糧、肝中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獼猴桃、大棗等水果和一些新鮮蔬菜中有相當多的維生素C;植物油、堅果中有較多的維生素E。
補如果飲食全面均衡'且孕檢表明不缺少、或只缺少少量維生素'就不推薦補充復合維生素。如果醫(yī)生建議用復合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