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左思右想,有了一個好主意……媽媽帶著糖果來到書房,準備好紙和繪畫筆,開始創(chuàng)作一個屬于糖果自己的“情緒臉譜圖”。
糖果很認真地在紙上涂色,媽媽在糖果身邊創(chuàng)作圖譜。媽媽說:“你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把這張臉譜貼起來,當你有情緒的時候可以來到這里冷靜一下,也可以告訴媽媽你選擇哪一張臉譜。如果你愿意可以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發(fā)脾氣、傷害自己、損壞東西都是不好的。”
“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吧?這個地方只屬于糖果自己。”
糖果說:“就叫冷靜太空吧!” 有了自己的“冷靜太空”,糖果似乎不再那么生氣,她告訴了媽媽她是怎樣摔倒并弄臟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熊“布布”。
專家點評:我們感受到了糖果媽媽那濃濃的愛意、深深的理解和滿滿的智慧。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媽媽沒有指責和制止,而是用親切的詢問和擁抱,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是被重視、被接納、被理解的,進而使情緒得以宣泄、安撫和轉化。更可貴的是,媽媽通過臉譜圖的建立,幫助孩子在表達情緒的過程中,學習識別、接納自己的不同情緒。研究發(fā)現(xiàn),當孩子的情緒被正確識別和表達后,孩子的情緒強度就會下降20-40%!
案例24:媽媽也會疼
2歲的豆豆無意間打到我的眼睛,他愣了一下沒事似地就跑到一邊玩了。我卻難以平靜了。平時如果我不小心磕碰了孩子,我會向他道歉,但是我磕碰了卻總對孩子說沒事,媽媽不疼,孩子會不會覺得媽媽是不會疼的,是不需要關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