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失眠了…八點四十一分有一次瑪麗和我約好禮拜六去市政廳廣場玩,臨出發(fā)時瑪麗突然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請她幫忙查閱一些資料,然后再用傳真發(fā)過去。沒辦法,瑪麗只好請我?guī)еs翰尼先走,說好八點四十分在市政廳廣場東邊第二個長椅處會合。
我?guī)еs翰尼到廣場后,一看已經(jīng)是八點二十分了,心想查閱資料那么麻煩,瑪麗肯定不能準(zhǔn)時來了,于是便和約翰尼痛痛快快地到處游玩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看了一下表,八點四十分,回頭向馬路上望去,只見瑪麗正一路小跑往這邊趕。我心里好笑,干嗎那么著急呢!這不正好嘛!這么想著,也領(lǐng)著約翰尼向第二個長椅走去。
這時瑪麗也跑到了我們面前,只見她兩腮通紅,額頭掛滿了汗珠,氣喘吁吁地對我們說:“上帝保佑,總算沒遲到。”說完抬腕看了一下表,這一看不打緊,只聽她啊的一聲尖叫,我心里一驚,心想難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記了?正琢磨,見瑪麗深深地給我和約翰尼鞠了個躬,充滿歉意地說:“真對不起,到底還是遲到了一分鐘。”我看了一下表,分針剛剛移到八點四十一分的位置,心想這有什么呀,不就一分鐘嘛!于是就很隨意地說:“沒關(guān)系,一分鐘而已。”可是瑪麗并不放過自己,仿佛犯了什么天大的錯誤似的,連聲向我們道歉,直到我假裝要生氣了才罷休。
這件事給我很深的印象。怪不得以前聽人說德國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做什么事說好什么時間就什么時間,就像瑞士的鐘表一樣準(zhǔn)。由此看來,果真如此。我突然又想到,瑪麗今天的行為絕不是為了教育孩子或故意做給我看的,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習(xí)慣性行為,這將會在孩子心中產(chǎn)生多么大的影響!我們常說言傳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行。作為教育者如果只口頭要求自己的學(xué)生和孩子這樣做那樣做,而自己卻不給孩子樹立榜樣,怎么會讓孩子服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