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并且用等級約束形成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不過這個不是這里討論的問題了。我們另外開帖子的時候再說吧。
回到帖子的主題,我絕對樓主有點小題大做了。即使是講這個故事定義為謙讓,其實,謙讓是有條件的,孔融為什么讓,因為有比他年長的,也有比他年幼的,他認為她們比他更需要大的梨。這就是謙讓的條件。引申到讓其他的東西,也會是有條件的,比如給自己更需要的人,給自己更適合的人。這是一種美德,謙謙君子的美德,假設孔融遇到一個比自己更適合當太守的人,他讓了出去,這就是當?shù)匕傩罩#蛡人的東西相比,個人小而百姓大。這種謙讓值得稱道。
在教育子女方面,如果是你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以大為重,教育一個孩子,我想那你是一個君子。我不是,我是一個凡人,我只把這個故事定義在尊老愛幼的范圍,所以我也不去苛求別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讓“,并且是無休止的讓。
--------------------------------------------------------------------------------
柯柯的媽媽:
報告馬斑斑,小柯同學是肯定會讓圓白菜的,因為他挑食,不喜歡吃圓白菜!
從頭到尾細仔地看一下。
很佩服火龍果!看來很坦率,有話直說,不拐彎!喜歡直言的火龍果!
這確實是個好話題,童年的教育,不是為將成打基礎(chǔ)嗎?
現(xiàn)在和將來還是有牽連的。
講一下我老師的話吧:
我小學的老師(全國特級教師,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從一年級一直帶到我們上初中。去年同學會時,老師說了一句話:我覺得那時對你們教育有些過分,總時一味地讓你們學會謙讓,F(xiàn)在想想,覺得這樣真把你們教傻了。真怕你們在工作中吃虧。我后來再教別的班時,不再這樣做了。
--------------------------------------------------------------------------------
青藤紫英:
基本上支持小馬的觀點。
雖然這個社會已經(jīng)不同于我們小時候那個社會,但我還是會教孩子從孔融讓梨中感悟謙讓的道理。
至于工作上,生活中,我還是希望大家都比較有禮有讓,不是虛偽的那種,而是內(nèi)心里真的很平和很謙讓,每當看到有人想方設法多撈多占,我都心生厭惡,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的人,而現(xiàn)在的社會,那樣的人可真是多!
--------------------------------------------------------------------------------
皓皓媽:
其實,僅僅故事而言,是禮讓吧。
今天翻開皓皓的課本,居然也有這篇文章。我僅僅是告訴他,因為孔融尊敬長輩,愛護弟弟,所以,把大的讓給別人,自己吃小的。
沒有想太多。
謙讓算不算美德,我不知道。我自己也知道人善被人欺的道理,但是,我想,一個人長大了。能夠有分辨能力的時候,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力爭取的。知道什么是應該放棄的。而這些,都是自己慢慢積累而來,而非父母教育而來的。
--------------------------------------------------------------------------------
絢麗星空:
我認為: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