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給孩子講過這故事或者不打算給孩子講這個故事的,請退出沒必要往下看了。這帖子不是寫給你們看的。
孔融讓梨的目的何在?目的就是自己吃小的梨子?永遠地讓下去永遠地把大的好的東西留給別人?18歲考大學(xué)對同學(xué)說你報考一類大學(xué)吧我放棄了不和你爭?30歲的時候遇到情敵很客氣地說這美女歸你了,我學(xué)孔融見行動?到40歲的時候還很實在地對老板說:這次升職加薪您讓別的員工來吧,我讓掉,以后每次機會我都會讓的?
還是以退為進的讓?這次吃小的是為了以后永遠吃大的?
有一個小朋友把大的蘋果給了外婆,媽媽說寶寶你真懂事你比孔融還乖,小朋友說:媽媽我這么棒,你獎勵我什么呢?——你怎樣應(yīng)對?
--------------------------------------------------------------------------------
開心果媽媽:
我老爸老媽就是謙虛的典范,我就是受害者。
而果爸為什么比我醒目一點,就是因為他父母的教育:
1)謙讓是為了更好的獲得。
2)讓別人謙讓會讓自己獲得更大利益。
我給小果講這種故事,只是提醒他讓個老弱的。
不過小果很抵制類似故事,我一講他就翻過去說,不看。我就算了。
--------------------------------------------------------------------------------
愛娃娃:
算是講過吧。讓孩子背三字經(jīng)時講過。
能讓就算不錯了,管它是大是小呢?
換句話說,都要求孩子把大的讓出。
那我想借此試問一下:各位媽媽在工作中也學(xué)孔融讓梨嗎?
--------------------------------------------------------------------------------
柯柯的媽媽:
說得有道里!!
有一位朋友的老公說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講了這個故事,然后分西紅柿,一盆西紅柿小朋友自己拿,他就去拿那個最小的,沒想到最小的是長在最大的上邊的,結(jié)果他那個最大,老師嘲笑他:你學(xué)得最好了!
從此他永遠挑最大的,反正已經(jīng)被定性了。
哈哈。
--------------------------------------------------------------------------------
小馬同志: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經(jīng)典。謙讓也是美德。但是謙讓的也只不過是梨而已。
對于切身的利益,謙讓或者過分的顧及別人、損害自己,實際上是迂腐。古代也有一個故事,我有點模糊了:大概是兩國打仗,其中一國的軍隊戰(zhàn)敗,退到河的對岸,在過河的時候,隊伍渙散混亂。于是戰(zhàn)勝國的大臣建議追擊,但是國君不允許,說是不能夠占人家的便宜。——結(jié)果等到對方站穩(wěn)腳跟,渡過河來殺了這個善良的國君。
孔融的故事廣泛傳播,是在那個全社會宣揚儒教的環(huán)境下。而現(xiàn)在社會,顯然不適合把這個故事擴大化。——所以我想,也就是局限在尊老愛幼的美德教育就夠了,別再大肆渲染謙讓也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