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爭搶,和長大后的競爭根本就是兩碼事。
--------------------------------------------------------------------------------
灝灝媽:
樓上的CC,我原話說的是:“長幼尊卑”的封建等級制度,重點(diǎn)不是在“長幼尊卑”上,而是在封建等級制度上,況且“長幼尊卑”是帶了引號的,自然是用的反諷之義。
不錯,如果說讓梨是美德,那也是屏棄了封建等級制度后,存留下尊老愛幼,這部分是美德。另外,我認(rèn)為“長幼尊卑”算不上是什么美德,因為這詞語,本義強(qiáng)調(diào)的是“尊卑”,是等級,而不是“長幼”在現(xiàn)代意義上所指代的親情、尊重、關(guān)愛等意義。
我跟灝灝講過這個讓梨的故事,為什么讓呢,我跟小家伙是這么說的:因為孔融還很小,大的梨吃不完啊,大人吃大梨,小朋友吃小梨,哥哥好喜歡孔融哦,孔融也喜歡哥哥,大梨送給哥哥吃吧。
原則1:吃小梨,是因為小梨夠吃了。
原則2:送大梨,是因為喜歡你。
胡說八道,打住打住,西西。
--------------------------------------------------------------------------------
火龍果:
馬斑竹我沒有誤會你的意思,從你這句話來看我沒有:我不會在孩子想不到的時候去啟發(fā)她“梨可以讓,工資獎金職位不能夠讓”。我可以理解為你會在孩子想得到的時候去啟發(fā)她的吧?
如果說我誤會了你的意思也只是誤會了你會選擇孩子還不懂什么是工資獎金職位的時候就給孩子講這個道理。
其實我和你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我也會在孩子小的時候教他讓梨,在他懂事后教他不要沒有原則地一味忍讓,自己想要的要去爭取。同樣會告訴他要有理,有節(jié)。
但是馬斑竹恕我直言,您的一句“沒有必要把這個故事擴(kuò)大化”把你我區(qū)分開了——你不愿意在這個問題上深入探討,你在回避道德風(fēng)險,你沒有我坦率。
--------------------------------------------------------------------------------
小馬同志:
對不起,我沒有看出這里面有道德風(fēng)險,所以也就沒有什么回避的意思。
我所謂的“沒有必要把這個故事擴(kuò)大化”,主要是針對的你的題目“你怎樣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事實上我所有的回答,也是針對著你的這個題目。怎樣講?就是講:要分享,要尊老愛幼。這就夠了。
這就是我的觀點(diǎn)。我在任何問題的討論時候,從來都是旗幟鮮明的,談不到坦率不坦率的層面。
另外,最好不要叫馬斑竹,還是叫小馬我比較習(xí)慣。
--------------------------------------------------------------------------------
笨cc:
灝灝媽,我說的就是“等級”,因為社會中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