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能適應未來社會的人,就要“放養(yǎng)”,不能“圈養(yǎng)”,舍得放手,尤其是培養(yǎng)男孩子的剛強、堅毅的男子漢氣質(zhì),就要從小給他們一個自由獨立的空間,提供鍛煉、實踐、展示本領(lǐng)的機會。
故事三:送孩子一雙名牌鞋,不如送他一雙能走路的腳
大學畢業(yè)后,他主動要求去上海工作,說要感受現(xiàn)代化大城市的氣息,這樣才能和國際接軌。
出發(fā)那天,我原是準備機場送他,可他不讓:“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輛出租車,上車前朝我笑笑,揮揮手,用幼兒園小朋友的口氣說:“媽媽再見!”
我也只好揮揮手說:“再見!”我也不能死乞白賴非要跟他去呀!望著兒子遠行,我心中一百個放心,我知道他行。
兒子的成長經(jīng)歷讓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去做,千萬別替他做,替孩子做他們能做的事,是對他積極性最大的打擊,這樣會失去他們實踐的機會。
家長總是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訴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從小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去鍛煉,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領(lǐng),有了抗風險的能力,當他遠走高飛時,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沒有擔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與其送孩子一雙名牌鞋,不如送他一雙能走路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