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好時機
到吃飯的時間了,大家都坐在餐桌旁準備吃飯,寶寶也坐到了他的小椅子上了。看著桌子上擺放的筷子和碗,寶寶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玩,聽到筷子敲碗發(fā)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寶寶很高興,拿著筷子不停的敲碗,媽媽說了讓寶寶別敲了,寶寶就是不聽,“叮叮當當”地響聲吵得大家都沒法安靜吃飯了。
解密寶寶心理
寶寶敲碗時,會對發(fā)出的響聲感覺很好奇,而且敲不同的碗或者盤子都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讓寶寶有了探索的欲望,他想知道敲這些東西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些不同的聲音。這時媽媽的呵斥或者阻止,都會限制寶寶的求知欲望,讓寶寶失去了學習知識的好機會。
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搶過寶寶手里的筷子和碗,說:“讓你別敲了,你怎么不聽呢?你這么不聽話,我以后不喜歡你了!”
方法五:從游戲中訓練好奇心
寶寶在玩搭積木的游戲時,突然推倒剛搭起來的“小房子”時,媽媽可以問寶寶為什么要推倒這些剛搭起來的房子呢?然后可以讓寶寶把搭好的房子按照順序一塊一塊地拆下來,告訴寶寶在拆的時候房子不會塌就說明寶寶搭的房子很結(jié)實。
通過這種非常規(guī)的玩法,才能讓寶寶的好奇心得到正常地發(fā)揮。
訓練好時機
媽媽和寶寶在地毯上玩搭積木的游戲,在媽媽的指導下,寶寶好不容易才搭起了房子,媽媽還沒來得及表揚寶寶,寶寶卻一把推到了剛剛搭起來的房子。
解密寶寶心理
寶寶將搭好的房子推倒可能是想知道房子推倒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房子被推倒時積木會朝著哪些方向散落?寶寶這種不按常規(guī)方式玩游戲的態(tài)度,正是說明了寶寶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如果爸爸媽媽引導好的話,寶寶的這種探索欲望會轉(zhuǎn)變成創(chuàng)新思維,這會為寶寶將來學習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
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看著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幫寶寶搭起來的積木房子在頃刻間“土崩瓦解”,非常生氣地對寶寶說:“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就這么推倒了,下回再不陪你搭了。”
方法六:從觀察中訓練好奇心
媽媽帶寶寶外出游玩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一起尋找一些奇怪的花草樹葉、石頭等,告訴寶寶這些花草樹木的名字,形狀奇特的石頭還可以讓寶寶帶回家收藏。
訓練好時機
在公園玩的時候,寶寶看見天上有飛的風箏時,就問媽媽:“為什么風箏能飛上天去呢?”聽見小鳥的叫聲,就問媽媽:“為什么小鳥只能叫?不能說話呢?”
解密寶寶心理
如果媽媽對寶寶的好奇心不以為然,對寶寶的問題也不理睬,這樣會讓寶寶的好奇心受到壓制,這樣寶寶也會逐漸地對周圍的事情不在細心地觀察。
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對寶寶的問題沒有耐心地一一解答,反而是三言兩語地敷衍寶寶,甚至干脆呵斥寶寶:“你怎么這么多問題?不要老是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