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在我們眼中,孩子們常常是三五成群,結(jié)伴而行的,由同伴共同玩耍應該是每個孩子都高興的事。然而,就有一些孩子往往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或者漠然地看著同伴們玩耍,或者自己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哪怕周圍的同學笑得非常熱鬧,似乎也和他沒有關(guān)系。
在一些家長或教師看來,這些孩子雖然成績不夠出色,但從不違反紀律,比較老實聽話,因此無須多費心。其實不然,在他們孤獨退縮的背后,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有的孩子來自低收入家庭,由于生活窘迫,使他們在同齡的孩子面前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有的孩子在身高、長相、體貌、語言等方面自己感到有些不足,就不愿意和別人交往;也有些孩子由于種種原因,受到同學的歧視,沒有人愿意和他們玩耍。可以想象,在平靜的背后,他們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壓力。長期的孤獨和退縮必然會導致孩子對所處的團體或?qū)λ水a(chǎn)生偏見,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對這些躲在角落里的孩子,班主任首先要主動接近他們,了解造成他們孤獨的原因,是由于個人的性格還是因為家庭情況,是因為曾經(jīng)遭受挫折還是不太懂得如何與人交往…… 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呢?
一、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對待自己主動找這些同學談心,幫助他們認識到:不要總認自己不如別人,終日獨處,也不要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曲高和寡"別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認識自我 的活動,幫助學生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二、鼓勵主動交往、伸出友誼之手友誼在于培養(yǎng),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獻,不在于單方索取。因此,教師要在集體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架起同學之間友誼的橋梁,鼓勵孤僻的同學主動開放自我,主動與他人溝通,主動在適當?shù)臅r機,以適當?shù)姆绞綄⒆约旱乃枷、感情傳遞給對方,學會用自己的"以誠待人",換來他人的"以誠相待"。
三、學會與人溝通、走出孤獨角落讓孤獨的學生從角落里走出來,并不是要過分保護他們,將他們放入溫室中,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刺激,而是了解他們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悅納自我,正視他人,鼓勵 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打開心扉,向同學、朋友、家長或老師說。
總之,我們不能忽視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孩子,要多加關(guān)注他們,做好他們的心理維護工作,尤其要驅(qū)散這些孩子的心理陰影,讓他們盡快從孤獨寂寞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