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是孩子們喜歡的一項活動,在平時的區(qū)域活動中我常常會給孩子提供了一些小模具,讓他們隨意把泥放進模具里,感受成功的快樂。
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讓幼兒學習制作蝴蝶。讓他們學會分泥,在制作蝴蝶,提高團泥和捏泥的技能。在傳統(tǒng)的泥工活動中,總是教師先出示范例,然后分步驟教給幼兒制作的方法,最后再指導幼兒具體操作。這樣教雖然能完成目標,但幼兒在活動中只是被動地學、機械地模仿,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那么,如何在捏蝴蝶的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呢?
我先請幼兒回憶我們見過的蝴蝶是怎樣的。分泥時,我故意展示兩塊大、一塊小。結果,我用一塊大泥做了一對大翅膀的蝴蝶。有的小朋友說:“蝴蝶的翅膀太大了,不好看。”“那用多大泥做合適呢?”我按照他們的說法調整蝴蝶的翅膀,孩子們高興極了。孩子們也在形容這只蝴蝶。在他們議論紛紛時,我又接著做了起來。 “是蝴蝶的頭太大了,把頭變小點,觸角太粗了。”我按照他們的說法,將做頭的泥分了一些蝴蝶給的身體。這樣,幼兒可以清楚地看到蝴蝶的身體要用大塊的泥,而頭和翅膀用不大不小的那一塊泥,觸角用最小塊的泥。這時,幼兒都興奮起來。“你們也可以試試。”經我一提示,孩子們迅速拿好自己橡皮泥,認真地捏起來。
孩子們邊做邊交流,我沒有制止他們。他們在自由地討論、評價、創(chuàng)作、調整。有的小朋友把兩個小圓球壓扁了做眼睛,有的小朋友做好了,左看看、右看看,發(fā)現有不滿意的地方再重新修理一下。就這樣,孩子們在和諧寬松的活動中就學會了分泥、制作蝴蝶,而且在討論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