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重多角度的相互溝通。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編織搖籃的父母們都在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著優(yōu)良的家庭環(huán)境,這些都可稱之為個體資源,對孩子今后的身心發(fā)展起著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長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有的家長有很強的教育意識;有的家長能針對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等。這些都是家長在實踐中成功有效的經(jīng)驗,如果將這些優(yōu)勢資源轉(zhuǎn)化為其他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資源,就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體資源的示范輻射作用。因此家園溝通不能僅僅局于教師和家庭之間的單向交流,而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多角度的溝通。
如我以前教過的宇宇小朋友從不敢獨自在集體面前發(fā)言,但特別頑皮。為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在家長開放日時,我們邀請他媽媽來園為孩子們上課,在選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及設計教學思路上我們共同參與、策劃、準備。在活動中,宇宇小朋友第一次大膽地舉手發(fā)言,整個活動他都很開心,很自信;顒舆^后,他媽媽說:"真沒想到,幼兒園上一節(jié)課這么麻煩,老師們真辛苦,這種活動以后我還要參加,我兒子今天的進步很大。"很多家長看到她的成功都爭著要來嘗試:講故事、猜謎語、玩游戲,家長開放日的氣氛很活躍。家長有著不同的知識、職業(yè)背景,可以為幼兒園提供豐富的信息來源。利用家長的特長開展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園的課程內(nèi)容。同時也為教師、家長、幼兒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家長的參與,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機會,激發(fā)了幼兒的熱情。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shù),關鍵在于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關系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系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并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chǎn)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于與教師接近,愿意與老師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系就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
3、注重多角度的相互溝通。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編織搖籃的父母們都在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著優(yōu)良的家庭環(huán)境,這些都可稱之為個體資源,對孩子今后的身心發(fā)展起著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長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有的家長有很強的教育意識;有的家長能針對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等。這些都是家長在實踐中成功有效的經(jīng)驗,如果將這些優(yōu)勢資源轉(zhuǎn)化為其他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資源,就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體資源的示范輻射作用。因此家園溝通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和家庭之間的單向交流,而應該是一種"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多角度的溝通。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shù),關鍵在于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關系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系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到教師喜愛并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chǎn)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于與教師接近,愿意與老師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系就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知識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個別家長溝交談的工作,會讓老師受益非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版;
2.李飛,楊坤.教師和家長溝通的策略.北京.中國教師.2006年8月.133頁;
3.高明書.教師如何處理與幼兒家長的關系.北京.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9月第16卷第3期 .25頁;
4.戈柔.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障礙的成因剖析.長沙.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2期.27頁;
5.周紅.家園溝通存在的問題與策略.長沙: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26頁;
6.邢利婭,王成剛.我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第10期.39頁;
7.史大勝.教師與家長言語溝通的策略.杭州.幼兒教育.2005年第6期.83頁;
8.黃倩媛.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溝通的技巧.杭州:幼兒教育.2006第08期.56頁;
9.杜春霞.幼兒教師與家長合作現(xiàn)狀的分析及對策.北京.中國校外教育,2009年S2期.360-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