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作為一種意志品質,能提高和加強認識過程的有意識性,明確行動的目的性,并對情緒進行調節(jié)。在幼兒期對幼兒進行意志品質教育,使他們從小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自制力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幼兒園的幼兒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剛開始發(fā)展,還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往往表現(xiàn)出易沖動,不遵守紀律等行為。從中國福利會幼兒園關于"幼兒自我控制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研究"的研究結論表明:幼兒的自制力并不隨年齡增長而提高,沒有經過教育培養(yǎng)的幼兒不隨年齡的自然增長而在自制力方面有顯著的提高。因而對幼兒進行自制力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一、建立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自制力
《綱要》在組織與實施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教師適時適度幫助幼兒建立起各種規(guī)則,使他們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什么時候不可以做什么事,使其更快的融入集體和社會生活之中。幼兒入園以后,一日活動的安排與家庭不同,有時間、場地的限制,如早上來園需先進行晨間游戲再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規(guī)定的場地進行晨間鍛煉;走樓梯要靠右邊走;拿剪刀要合攏后抓住開口的一頭;吃飯時一手拿勺一手扶碗細嚼慢咽;喝水要到杯架上拿自己的杯子排隊喝等等。幼兒園的日常生活規(guī)則定得很細,教師對每條規(guī)則都要進行簡單的說明,再以故事、詩歌等形式加以正確的引導。平時反復教育強調,并不時分析情景,清除不合適的規(guī)則,逐漸使每一條規(guī)則通情達理。再通過表揚或批評(強化)的方法,使幼兒自覺遵守。如喝水時我們要求幼兒一個跟好一個排隊取水,按次序進行。為幫助幼兒理解這個規(guī)則,我們讓幼兒觀察比較有次序喝水和無次序喝水的兩種結果。無次序的喝水,既影響小朋友之間的團結,又使大家不能很快喝到水。幼兒理解了這個規(guī)則的好處,遵守起來就容易得多了。而幼兒也在這些規(guī)則的制定及執(zhí)行過程中逐漸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將這些規(guī)則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同時,教師要激發(fā)幼兒內在動力必須"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從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由此幼兒才會逐漸產生主體意識。
二、注重個別差異,培養(yǎng)幼兒自制力
其實,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我們每個教師并不陌生。 新《綱要》再一次提到"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每個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他們作用于環(huán)境的方式不同,因而,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在原有經驗上的個體差異。教師適時適度了解孩子,敏銳地察覺孩子之間的差異。對自制力強的幼兒常以其榜樣激勵,鼓勵其做到持之以恒。對個別自制力較差幼兒點滴的進步,及時給予積極評價和反饋,個別化的指導孩子包括愛撫、鼓勵、點頭肯定、微笑、語言夸獎等,讓幼兒感到快樂和滿足,激起上進的愿望。呂潤益小朋友很聰明,自以為了不起,自尊心很強,自我感覺特好,認為自己總是對的,要別的小朋友都聽他的,不滿意時還打人。通過一段時間家園雙方努力,呂潤益小朋友開始有點自我意識了,幼兒園適當表揚激勵,教師經常和他交流,請他發(fā)言、表演、做小幫手,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幼兒階段自制力發(fā)展水平受幼兒自身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制約,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作用,耐心說服教育,使幼兒逐漸形成自控能力。
另外,《綱要》強調"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這里的選擇意味著教師要提供豐富環(huán)境,這里的自由意味著教師應尊重孩子的意愿,因為只有意愿的才符合個體的需要,才能保證"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三、以身作則,培養(yǎng)幼兒自制力
《綱要》指出"教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在任何時間、空間內都為幼兒做出自控的榜樣。幼兒學習的途徑之一是仿效榜樣。教師必須牢記自己是和孩子打交道,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承認感情,對幼兒說"現(xiàn)在等一會兒,讓我們兩個都冷靜一下,你那樣做我心里很難過。"向幼兒承認老師控制自己的感情需要時間,不僅僅有助于你獲得對他們的控制,而且樹立了自我控制的榜樣,使你有時間思考下一步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