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對江蘇東廬中學、洋思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和昌樂二中等兄弟學校的課改成功經驗進行了考察與借鑒,并結合我校的實際對學校整體教學模式進行了頂層設計,命名為"352"學案制有效教學模式。這一模式以學案為載體,根據有效教學三個標準、五大策略和兩個主體等核心要素,采用"3:5:2"的黃金分割律來構建數學模型,對教學過程的教學目標、內容、難度和時間分配等要素進行分解優(yōu)化。為了使"352"學案制教學模式能順利實施,學校出臺了《高明一中學案制教學實施方案》,并對各級各類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訓。同時為滿足"352"學案制教學模式的配套條件,學校特別增加了課內外的自修時間,每節(jié)課也由原來的40分鐘延長至45分鐘,建立了捆綁式評價機制,實施課堂教輔資料管制以及縮小班額的小班化改造。
2009年秋季開學起,學校首先在高一和高二全面實施"352"學案制有效教學改革實驗,同時為配合這一教學實驗,高一新生班額減少至45人/班以下,開始了小班化教學試驗。說實話,當初我們進行小班化教學的改革,并不像今天這樣是從一種教育模式改革的高度去認識和對待,僅僅只是想縮小班額,配套"352"學案制教學模式的推行而已,而學校也是把"352"學案制有效教學模式作為建立學校教學特色品牌的新方向。但隨著教學實驗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小班化教育的內涵以及它與"352"學案制教學模式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我們認為小班化教育是一種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先進的教育模式,它涵蓋了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德育與班級管理模式、教育評價等多方面的內容,它的范疇和地位應在"352"學案制教學模式之上,而"352"學案制充其量只是小班化教育下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2010年秋季起我們重新調整學校特色辦學的方向,將原有的各類教育教學特色進行了重新整合,把小班化教育模式確立為學校今后幾年打造的特色教育品牌,并提出了"一體兩翼"的新特色發(fā)展思路,即以小班化教育模式為主體,以"352"有效教學模式和"三自"德育管理模式為兩翼。為此,學校出臺了《高明一中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并以《普通高中小班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為課題開展校本研究。目前,這一課題通過了廣東省"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的立項。
記者:確實,任何教育模式的探索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實踐探索中不斷修正完善,正是我們的教育改革與探索應有的態(tài)度。就目前來看,學校小班化教育取得的成效達到了預期嗎?
陳國光:目前,我們所取得的成果雖然還是階段性的,但我們認為小班化教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以現在第一屆實施小班化教育的高三為例,三年前入學分數線在佛山市(不含順德)排在第11位,高一市統(tǒng)考時總分和平均分進入第7位,高二市統(tǒng)考時進入第6位,高考時進入市第5位;現在高二級高一級入學時成績市排第11位,高一市統(tǒng)考時市排第6位,高二市統(tǒng)考時市文理綜合排第4位。這得益于我校小班化教育模式探索具有良好的理念設計、堅實的規(guī)劃方案以及與時俱進的務實探索精神。
同時,學校榮獲了2011年"全國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百佳典范學校",并在教育部中國教育報刊社首屆全國特色學校評選中,被評為"全國百強特色學校";本人因此被評為2011年全國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優(yōu)秀人物。此外,學校還因"三自"德育模式的鮮明特色,2012年4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德育示范學校。學校的辦學特色在省內乃至國內開始產生影響。
記者:具體來說,小班化教育改革以來,學校取得了怎樣的經驗?
陳國光:經過三年來的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我校初步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新辦學特色。主要包括以下經驗成果:一是小班化教育的十大教學策略,即參與教學策略、合作教學策略、分層教學策略、興趣教學策略、自主教學策略、問題驅動(探究教學)策略、活動教學策略、互動教學策略、評價驅動策略和智能教學策略;二是小班化教育的十大教學方法,即分組教學法、探索學習法、主動提問法、交融教學法、分層教學法、體驗嘗試法、鼓勵(賞識)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留有余地法和活用資源法;三是小班化教育的六種教學模式,即自主式教學模式、合作式教學模式、探索式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和"352"學案制有效教學模式;四是探索總結出了小班化教育的班級德育管理的"三自"德育模式,即自主構建、自主管理和自主發(fā)展的德育模式;五是初步完成了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研究,目前正在探索小班化教育模式下的學生發(fā)展性評價體系;六是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育模式的特點,除了班級規(guī)模變。2012年秋季入學新生已控制在36人/班)和教學的充分性以外,我校小班化教育已呈現出全納性教學、個別化教學、多元化評價、活動化教學和合作化教學的特點,尤其是在小班化教育中實施的個性化教學方面較為突出,并在分層教學、分組教學、個別化教學、體藝特長生培養(yǎng)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