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計劃的學習。要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不必讓老師和家長在屁股后面推著。實踐證明,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每日有每日的任務,每周有每周的計劃,學期有學期的規(guī)劃,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
二.定時學習。確保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情緒化的學習是錯誤的,不能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什么都干不了。知識是日積月累起來的,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輸入到大腦里去,饑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定量學習。"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每天該記憶的內容欠帳,該做的作業(yè)也欠帳,該復習的東西還欠帳。要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平時的積累,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
四. 用心學習。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學生:上課時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作業(yè)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跡潦草錯誤率高,考試時草稿紙上明明做對了可就是忘記謄寫到試卷中。馬虎在孩子中間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通病,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加注意、不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必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五. 專心學習。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集中精力,不做與學習毫不相干的事;做作業(yè)或復習時,要認真細心。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ㄎ澹┪拿鞫Y貌習慣。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yǎng),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父母和老師要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等。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并有禮貌地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傅聰到別人家常把手插在口袋里,而且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傅雷說這是不合西洋禮貌的,他要求傅聰一舉一動務必特別留意。傅雷認為養(yǎng)成一種好的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
。﹦趧恿晳T。培養(yǎng)孩子愛惜勞動成果,孩子勞動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而是為了培養(yǎng)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學著鋪床疊被等,另外幫父母干些家務活,如:幫助擺碗筷、擦桌、掃地、倒垃圾等等。
總之,從大處著眼,不放松細節(jié)教育。好的習慣是孩子最大的財富,細節(jié)決定命運。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愛學習,踏實做人,知恩圖報……多注意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使孩子養(yǎng)成一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好習慣。